江西新余张小红: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2019-10-28 10:46:02 来源: 新华网

(图片故事)(1)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10月23日,张小红(左)在工作室内指导绣工。

素雅的“纸面”上,晕染着简淡空疏的笔墨,渲染出苍秀简逸的山石……

今年61岁的张小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的代表性传承人。2002年初,从江西钢丝厂下岗的张小红,赴天津、苏州学艺归来后,凭着一手熟练的刺绣本领,在家乡江西省新余市办起了“渝州绣坊”。

以麻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多年来,张小红不仅改良了夏布的品质,还创新出6种针法,因材施艺,将民间麻布绣升华为夏布艺术刺绣,大大提高了刺绣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2009年,张小红带着5名绣娘,耗时1年,完成夏布绣《清明上河图》全卷,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4年,张小红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同年7月,她的私人博物馆——“夏布绣博物馆”在江西新余正式开馆。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图片故事)(1)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这是10月23日在张小红的工作室内拍摄的夏布绣《清明上河图》的局部。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图片故事)(2)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10月23日,张小红(左)和一名绣工在工作室内进行刺绣。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图片故事)(2)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10月23日,游客在夏布绣博物馆内欣赏张小红的刺绣作品。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图片故事)(3)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10月23日,张小红在工作室内进行刺绣。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图片故事)(3)麻布织就“非遗之花”

10月23日,张小红在工作室内进行刺绣。 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