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10:21:57 来源: 解放日报
因为做生态批评的缘故,总会关注到中外一些自然地理的纪录片。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拍摄的植物类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就很值得一看。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授予《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团队“AIPH植物力量宣传纪录片荣誉奖”,表彰其在片子中推广植物的力量。从雅鲁藏布江峡谷的原始森林到中国茶树最为古老的源头,从充满传奇色彩的光核桃再到非洲高原的青蒿素,这部纪录片呈现了21科28种中国原产植物的生命旅程,它们的故事其实是中华民族不断孕育新文明的过程,也构成了人类进化史的精彩篇章。
为植物寻根
其实也是为人类文明寻根
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使用了先进的4K超高清摄影机、大型航拍无人机等设备,采用了延时摄影、定格动画、高速摄影、水下摄影、显微摄影等多种拍摄方式,为世界观众记录和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中国植物版图。
4.2亿年前,大地慢慢被一层叫作苔藓的绿色所覆盖,这些植物成了陆地上的拓荒者,也为地球孕育更多植物备下了肥沃土壤;3.6亿年前,地球上第一颗种子诞生了,这是自然进化史上最奇妙的一环……200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来临,平原地带大量生物灭亡,喜马拉雅山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区域的高山峡谷阻挡了冰盖寒流,万千种植物得以幸存。这些植物活化石延续了古老的生命基因,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植物天堂。植物的种子借助根系、风雨、水流、虫子、鸟兽和人力,历经无数磨难和数代演化,“走”到了其他区域,种群不断壮大,最终随着船舶、驼队、马帮等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作为“大地宠儿”的人类,与野物草木从相遇到相识,从相伴到相守,共同上演了一场场叫作“进化”的大戏。纪录片共分《植物天堂》《水稻》《水果家族》《茶树》《竹子》《桑树》《大豆》《本草》《园林》《花卉》十集,用唯美的画面、科学的依据、深情的解说,呈现了中国原生谷子、野稻、茶、桑、竹、橙子、柚子、香橼、苹果、猕猴桃、黄豆、塔黄、石斛、黄花蒿、莲、菊、月季等植物在这片土地上进化演变的历史。植物的每一步进化都牵动着人类文明的步履,这种人类与草木之间奇妙的关系让人敬畏和感恩。在观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你被一株植物的使命感动而哭再正常不过了。
1万多年前,中国大地上生长了一种看似普通的草,为后世形态各异的水稻品种留下了可贵的基因,它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野生稻。那么,到底是人驯化了稻,还是稻驯化了人呢?
为了传承后代,野生稻费尽心机,它的种子发育时前端长出长长的芒刺,作为防御鸟虫的矛枪;芒刺上长着的倒钩,让它有机会挂在过往动物的身上向远方传播;成熟时种子会变成低调的褐黑色,并在最短时间内脱落埋身泥土,躲过动物们的垂涎。而这些繁衍的本能正体现出它们拓荒扩张的野心,也得以让人们发现它,人类与野生稻开始了共赢的合作:人类培育栽培野生稻作为粮食,助长了这种植物繁衍生息的能力,而野生稻为了赢得人类的芳心,渐渐褪去了野蛮的芒刺,也放弃了主动坠地的生存策略,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可信的人类,而它离不开水的习性,也迫使人类想方设法为它营造理想家园。距今6000多年前,水田开始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盛唐时期,从北方南下云贵的民族,在适者生存的驱使下创造了梯田,用高山水稻改变了山川的容颜。一株草变成了人类的伙伴,一起在进化之旅冒险。如今,水稻已跋山涉水走进了113个国家的田间。
一棵小小的植物,原来都那么有故事,那么传奇!今天,我们站在自然进化的“顶端”,瞭望野生稻、野桃子、野豆子、野莲子等古生植物的起源、繁衍和驯化,看似简单的自然选择背后是生存的自觉,它们冲破土地的坚毅中透着智慧。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看似是为一种种植物寻根,其实也是在为人类文明寻根,植物的进化史也是人类的进化史。正是人类在这种关系中保持了足够克制和耐心,才得以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同长。每一粒种子作为食物到我们饭碗的行程都历尽风险,稍微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擦肩而过。
繁华或寂寥
都已藏在人类的根脉里
人类与大地物种相处久了,植物会从人的眼睛、舌尖进入心灵,藏进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品格、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过往与去处。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植物与人类的修身、养性、诗歌、绘画、宗教等产生了紧密联系,内化为人们精神内域的一部分。
追寻茶树一路演进的生命源头,它原本只是中国西南山林中一棵普普通通的树木,可以高达30多米。为了走出竞争激烈的森林,让自己的子孙广为散播,它不得不适应人类的采摘,逐渐矮化到1米左右,这一疼痛的转型让它有机会适应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地形,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如今,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种茶,30多亿人口饮茶,茶树是多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时刻拨动着世界的经济命脉。而喝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口腹之欲,和人们的心灵生活融为一体。这种构建最初来自苦修的僧人。在凝神专注的禅修之中,茶因平和清净的品性恰如其分地融入了僧人清贫自律的生活。来过大唐的日本僧人把茶传到日本,但当时茶叶是珍贵的饮品;宋代时,被称作“日本茶祖”的荣西禅师撰著了《吃茶养生记》,茶终于将根脉深深扎进日本人的生活,源于中国的茶道又演变成日本文化的标签。茶,从一味药、一泡汤,变成人们的精神料理。
和茶树为了扩大地盘逐渐矮化不同,竹子的策略则是拼命长高。竹子通过盘根错节的地下根系生出竹笋来开疆拓土,一大片浩瀚的竹海或许是一棵母竹的后代。竹子稚嫩时是一道时令美食,长大后可以用来制作器具、家具,搭房建屋,而它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参与则是用作书写的竹简和造纸的上等原料,还有制作尺八、洞箫、笙等乐器,这三大艺术功能让它的后裔传遍世界。在原产地中国,竹子中空外直、高风亮节的形象在文人雅士那里成了人格的化身。
在中国,月季、玫瑰、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三种花卉,而在拉丁语系国家统称rose。在原产中国的园林花卉中,月季到达欧洲,与科技革命、商业需求成就了花卉世界的传奇。西方人经过杂交培育的月季回传到中国时,正是我们积贫积弱的那段辰光,我们将这种rose译为“玫瑰”,好像它本来就是舶来品。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玫瑰是用作茶饮和食品原料的;鲜花店里面被我们称为“玫瑰”的鲜切花,全部都是切花型月季。月季以这样阴差阳错的方式出奇制胜,从普通的园林花卉走进我们的精神空间,成为美、爱和容光焕发的象征。
植物家族的这类族员,还有梅、兰、菊、荷等等,它们见识过生,见识过死,见识过文明的破碎,也见识过秩序的重建。或繁华或寂寥,都已藏在人类的根脉里。
每帧画面都是屏保
每段旁白都让人动容
无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是一部养眼养心、震撼而温暖的纪录片,正如人们的评价:每一帧画面都是屏保,每一段旁白都让人动容,每一株植物都让人骄傲!
近年来,中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越拍越好,如《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航拍中国》《茶马古道》《河西走廊》《了不起的村落》,不胜枚举。这些纪录片里蕴含着我们“天造地设”的文化自信——自然万物相连,人类命运一体,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顺应时代发展,纪录片正以前所未有的图像力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新名片。在混沌未开的远古,古人认识世界的原初方式就是图像,那些刻在或绘在岩洞里、山壁间、石头上的刻痕,记录、传播、保存了先民的一段段信息,依然是今天的我们认识人类来处的有效资源。
今天,在移动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等的协同发展下,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电子读图时代。与其他的传播形式和手段相比,纪录片这种“视觉语言”能够超越民族语言文字的障碍,畅通无阻地被全人类所理解,这足以说明图像叙事的重要性。
当我们随着《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那一个个镜头走进植物王国,在感受大自然沧海桑田的鬼斧神工、感恩物种对这片土地的格外眷顾、感叹人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神奇之时,也会忍不住称赞摄制组经年累月、沐风栉雨的耐心和辛苦。据介绍,这部纪录片沉淀3年时间,制作历时2年,仅主创人员就有200多位,在国内他们遍访27省的93个地区,在国外他们到过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最终凝聚成这部纪录片。
总结起来,《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选题具有创新性。作为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系统拍摄的植物类纪录片,它择取了原产中国的数类植物,抽丝剥茧般,呈现了它们壮丽桀骜的生命篇章,知识性科学性强。第二,从人类与自然协同进步、命运一体的角度出发,立意探寻原产植物的“世界影响”,让事实说话,不虚妄,不浮夸,潜移默化中传递出一种“文化自信”。例如《桑树》一集,叙述一只昆虫和一片叶子的秘密被人们发现,引爆了中国古代丝绸业的繁荣,它与欧洲贵族的时尚结亲,推动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造就了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丝绸之路”。中国白桑最初传入韩国、日本、中东地区,并在12世纪时传入欧洲、美洲,东罗马帝国为打破东方大国的丝绸垄断做出了种种努力。对照这一历史,片中影像是意大利的桑园种植和当地学者对引进中国白桑的解说,还有阿贝格博物馆里收藏的来自中国的古代织造设备,理据分明,让人信服。第三,在对每一种植物的进化和传播追根溯源时,融入了拟人化的叙事手法,竭尽全力地呈现每一株植物的生存、绽放、奉献与轮回,而每一棵草、每一片叶的命运都和人的生存、心灵紧密相连,嵌入画面的诗文与那些植物相得益彰,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富有感染力。第四,拍摄地域广,物种多,时间长,画面精美,后期制作精良,解说生动鲜活,整个纪录片既有苍远辽阔的长镜头震撼人心,也有纤毫毕露的近镜头赏心悦目。
当然,《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每集的文案水平参差不齐,体现在解说词上有的文采飞扬,有的不够深刻走心,前者如《水稻》《本草》,后者如《园林》《花卉》;有些部分影像叙述线索跳荡,前后画面的逻辑性不强,表意不清,例如《竹》。但瑕不掩瑜,《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依然不失为近年来纪录片中的翘楚之作,草木深处隐藏着的文化内蕴、精神信息,也将会随着这部片子的传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