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报道:信息量大!刚刚,国家卫健委回应一切: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防控是否放开太快?突发!“乌克兰全境遭大规模导弹袭击”

2022-12-29 23:15:49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 泰勒

兄弟姐妹们大家好哇,最近你们都阳康了吧,泰勒还在瑟瑟发抖等待感染,明天就是2022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祝福大家都大挣!我们来简单看点消息。


(资料图片)

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

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

中国新闻社今晚刊发了系列报道,里面有国家卫健委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等多位专家,对近期国内疫情出现的情况的一些回应。

有几个重点信息,其中:

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

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核酸阳性,由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判定为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都计入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

现阶段应该把防重症、防病亡作为优先,这也是防控策略重点调整的体现,把防死亡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位置。

如果是新冠死亡病例,仍会按照法律规定如实公开,如果没有经过核酸检测,会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死亡原因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向大家提供。

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梁万年说,“这次调整的快慢问题,我想历史会证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是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所有在中国的外籍人员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服务,目前还没有看到外籍人员反映在中国新冠感染就诊不及时或者就医困难的情况。

以下是全文报道:

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国家卫健委回应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马帅莎)针对当前中国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数,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现阶段应把防重症、防病亡放在优先位置。

谈及中国是否会调整新冠死亡病例判定标准,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称,全球现在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核酸阳性,由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判定为新冠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都计入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

焦雅辉表示,中国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未来将继续秉持这一原则。中国之前公布的死亡病例既有因为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后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中国自始至终坚持科学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而且也是同国际接轨的死亡病例判定标准。

随着大规模核酸检测取消,中国是否低估当前新冠死亡人数?梁万年表示,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只有疫情周期过去后,才能比较精准地判断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断一场疫情对人群的危害,特别是对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专家团队和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

“现阶段应该把防重症、防病亡作为优先,这也是防控策略重点调整的体现,把防死亡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位置。”梁万年说。

焦雅辉说,无论是哪种病原体引起的重症,一方面要求医院坚持全力以赴救治,降重症、降病亡,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死亡病例,如果是新冠死亡病例,仍会按照法律规定如实公开,如果没有经过核酸检测,会在中国疾控中心的死亡原因报告系统进行报告。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进一步指出,在公众卫生领域有一种计算方法叫“超额死亡”,能评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疾控中心团队很快对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额死亡”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结果。关于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额死亡”,该团队已经在做相关工作,之后会陆续向大家提供。(完)

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如何防控新毒株?官方回应

针对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梁万年强调,中国从2020年疫情防控开始,就一直在密切判断三方面因素,一是对病原体、疾病的认识,如它的毒害性、危害性,二是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特别是防控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三是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国一直考虑这三个方面要达到努力平衡的状态。

梁万年表示,围绕这一基本理论框架和思维,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病原体的认识加深、人群免疫水平逐渐建立、抵抗力韧性增强,中国因时因势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从2020年以来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到调整为“乙类乙管”,无不体现着中国对这三种因素的平衡结果。

梁万年说,这种调整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地使资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务和救治任务上来。“这次调整的快慢问题,我想历史会证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是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针对国外有言论称中国不提供病毒毒株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国病毒毒株进行分析、测序、报告。

他指出,最早武汉发生疫情时,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把基因序列上传到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共享平台,让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这个基因序列研制诊断试剂和疫苗。随后,中国疫情主要从境外输入到中国境内引起本地传播,每次中国疾控中心捕获到新毒株都及时上传。

“包括这一波疫情,中国有9种奥密克戎毒株在流行,这些结果也都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分享,所以中国没有任何的保密,所有工作都是和全世界分享。”吴尊友说。

谈及未来如何防控新毒株,梁万年表示,中国非常关注病原体变异情况监测,也积极参与全球病原体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新的变种,或者变异导致病毒致病力、传播力、毒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中国会及时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并在防控方案、医疗救治等方面做好相应的优化完善和调整。(完)

中国官方:目前还没有在华外籍人员反映新冠感染后就医困难

针对外籍人员能否在中国享受同等医疗服务,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司长焦雅辉12月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有在中国的外籍人员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服务,目前还没有看到外籍人员反映在中国新冠感染就诊不及时或者就医困难的情况。

针对外籍人员能否在中国享受同等医疗服务,焦雅辉表示,所有在中国的外籍人员都可以享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服务。今年4月,上海发生疫情时,很多外籍患者都得到了充分的医疗救治,根据他们的病情,医疗机构也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而且这些外籍患者也都治愈康复出院了,“外籍人员可以不必担心在中国有不一样的就医待遇”。

焦雅辉称,国家卫健委一直在关注舆情,包括关注人民群众对于看病就医的需求,目前还没有看到外籍人员反映在中国新冠感染就诊不及时或者就医困难的情况。各国使领馆也没有收到相关情况反映。

谈及口岸开放会否加剧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焦雅辉表示,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正在经历不同的疫情阶段,对于现在处于疫情高峰的城市,医疗资源曾经出现过结构性的供需矛盾,针对这些情况,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扩容医疗资源等。

她认为,1月8日防控政策调整后,开放口岸和边境后的人员往来不会造成中国医疗资源的紧张情况出现。(完)

乌克兰全境遭大规模导弹袭击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当地时间12月29日报道称,乌克兰全境遭大规模导弹袭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在官方社交账户发文称,当天俄军发射了120多枚导弹。乌克兰防空系统启动,拦截多枚俄方导弹。

另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29日上午,乌克兰全境拉响了防空警报。乌克兰首都基辅响起多次巨大爆炸声。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在社交平台脸书称,有超100多枚俄导弹分批袭击乌克兰,目前乌全国范围防空警报都已响起。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推特发文称,俄罗斯29日上午向乌克兰发射了超120枚导弹。

工信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日产量1.9亿片,较月初翻超4倍

12月29日,在工信部召开的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当前,人民群众对退烧药的需求非常旺盛,社会上十分关心此类药品的供给问题。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退烧药的生产供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生产情况如何?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表示,解决正常用药是当前医疗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针对前期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品需求短期集中的情况,工信部立即动员全系统和相关的原料、制剂生产企业,迅速部署,压实责任,紧抓快干,增产扩能,全力保障这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的生产供应。

王江平表示,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重点企业稳产增产。迅速印发了关于迅速增产扩能,全力做好重点解热镇痛药生产供应的通知。建立了重点企业的白名单,指导企业增加排班、调整产线、转产扩能等措施,开足马力24小时满负荷生产,千方百计提高两类解热镇痛药的生产供给能力。

二是实行药品生产情况的日调度机制。各地工信部门帮助企业增产扩能,每天统计汇总这两类药的产能、产量以及原料药的保障情况。

三是加强对重点企业服务。派出督产特派员,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物流、要素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打通重要药品稳产增产的各种堵点,保障企业生产不断、供应稳定。

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解热镇痛药的产能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日产能已经达到了2.02亿片,产量达到了1.9亿片,与12月初相比翻了超4倍。从12月1日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的这两类解热镇痛药达到了24.88亿片,主要的生产大省包括山东、湖北、山西等,其中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混悬液等最高日产量也达到了112万瓶,主要生产大省包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另外儿童用的氨酚黄那敏等产品的日产量已达到了1570万袋,有力地保障了各方面的用药需求。

四是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药品调配供应。各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疫药品的生产和调配工作,充分发挥省级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支持企业迅速稳产扩展,做好本地药品的生产和调配。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疫情达峰的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跨省的调配,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保供。

王江平表示,截至12月28日,累计向重点地区跨省调拨了布洛芬1.74亿片,对乙酰氨基酚6000万片,抗原检测试剂超过5.5亿人份。总体来看,我国医疗工业基础坚实,产能产量充足,能够满足全国的用药需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内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的产能不断释放,产量快速提升,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调配,精准投放,相信人民群众反映的“买药难”问题将会逐步得到缓解。

平均日赚1.72亿元!

贵州茅台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6亿元

12月29日晚间,贵州茅台介绍,经公司初步核算,2022年度公司生产茅台酒基酒5.68万吨左右,系列酒基酒3.50万吨左右;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272亿元左右(其中茅台酒营业收入1077亿元左右,系列酒营业收入157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6.20%左右;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33%左右。按净利润粗略计算,2022年贵州茅台日赚约1.72亿元。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