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工大研究生大巴山爱心接力书写支教故事

2023-05-25 14:20:57 来源: 达州日报网

10年微光,在茫茫大巴山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秋,大巴山千山如火之时,凝聚着爱心和坚守的“接力棒”再次传递:浙江工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7名志愿者来到万源,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

从2013年开始,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连续10年溯流而上,跨越1500公里赶赴秦川锁钥,累计教授学生11000余人,在巴山深处接力书写一个个关于守护、关于奉献的故事。

10年,1500公里,11000余人……“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在一年又一年中,这些平凡的数字终成特殊的年轮。

翻山越岭

只为一场遇见

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第一次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眸……过去的一个多学期里,7名支教团成员在万源井溪、黑宝山的乡镇学校,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刚到万源时,这些老师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是“语言关”。孩子们由于长期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说话以方言为主,即便说普通话也是“川普”。如何让孩子在传承方言的同时,学好“四海同音”的普通话,支教老师纷纷拿出绝招。

在黑宝山镇小学,熊丽文老师开设了语言文化大讲堂,让孩子们通过练绕口令、猜字谜、诵读中华经典,营造普通话学习的浓厚氛围。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明显能发现大家课下说普通话的频率变高了,发音更规范了。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但是说好普通话的能力却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来到万源前,熊丽文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顶着浙江省会展策划创意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浙江工业大学优秀大学生等诸多荣誉。去年8月,她没有循规蹈矩地成为出入都市写字楼的白领,而是成了一名兼班主任、语文老师、英语老师三重身份的乡村教师。

乡镇学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校园是他们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的家长,他们的吃穿冷暖老师们都要随时关注。

“衣服穿好,不要感冒了。”下课铃声响起,望着讲台下迫不及待想在操场上飞驰的学生,浙江姑娘劳思瑶总不忘叮嘱。支教团每一个成员都是大学校园里的“明星”,劳思瑶同样不例外。这个多次获得大学奖学金,还在浙江省级大赛屡屡斩获大奖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大山上烧柴取暖的“隐士”。

步入4月,万源气温骤升骤降,劳思瑶任教的井溪镇中心校一年级1班、2班不时有同学因为感冒请假。劳思瑶非常担心,既担心他们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也担心他们跟不上学习进度。因此,劳思瑶特意把云课堂视频发给请假同学的家长,让孩子在家里看视频学习,回校后还单独给他们补课,再梳理一遍重点知识。

过去的一个多学期里,支教团7名成员在服务学校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果,任教班级在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多方面取得好成绩。

延续传统

温暖每个寒冬

身处大巴山腹心地带的万源市,每年都会雪花飘舞。去年冬天,新一届支教团的成员延续了前辈的传统,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暖冬计划”,为孩子们送去暖和的冬装和床上用品。

除了支教老师所在的3所学校,远在井溪镇高寒山区的另外4所乡村小学的34名孩子也领到了崭新的棉鞋、耳罩、手套。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支教团老师通过“暖冬计划”,向山区孩子捐赠了价值100多万元的暖冬物资,温暖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此外,同样由支教团发起的“向阳花开·微心愿”活动今年在黑宝山镇小学开展。一个个小小的心愿,却带来了最纯粹的感动。

“我想要一个羽毛……”三年级的汪星月在心愿单上开心地写着,随即又将“羽毛”划去,换成“棉衣”。“黑宝山的冬天很冷,我想把棉衣送给爷爷,让爷爷的冬天也能很温暖。”汪星月告诉支教老师吴铁。

微心愿认领清单公布的那一天,黑宝山镇小学118名学生的微心愿便被全部认领,一件件礼物跨越山海送到孩子们的手上。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心心念念的礼物,说出了一声声谢谢,脸上洋溢着笑容。

同时,研支团发起的“健行助学”计划,以一对一帮扶的方式,通过浙工大杭州校友会、生工学院、药学院等渠道,结对万源市困难学生235人次,每年给予1000—2000元/人的助学金。“希望通过这些帮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勇敢地前进。”任教于井溪镇中心校的叶维乙老师说。

过去的一个学期,在黑宝山镇中坪学校支教的闵博瀚老师发现学校的投影仪陈旧,难以维持现今的信息化教学。去年12月,支教团联系校友企业为中坪学校捐赠了4台现代化教学一体机。

迄今为止,为补充完善万源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第23、24届支教团成员通过联系校友企业等方式,向万源多个乡村学校捐赠床、热水器、课桌椅、乐器等各类设施,总价值23万余元。

微光汇聚

闪烁耀眼光芒

10年间,一批批支教老师走了又来,他们用自己的善意和力量,温暖着大山深处的孩子,接力托举起他们的人生,也悄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转眼已是5月,这一次支教接近尾声。在总结时,熊丽文老师发现,孩子们的眼神中凝聚着刚来时少见的光芒。

“支教的这一年,扶智更在扶心。”熊丽文老师常常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外面的大千世界,讲她的人生,也讲别人的人生。说完别人的精彩后,熊丽文转而问学生们:“你们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要去北京”“要去上海”……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后来熊丽文在支教周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孩子们落笔写下了很多远方的梦想,我望向他们,他们望向山的方向,那时他们眼中的光分明比窗外的骄阳更绚烂。”

“李老师,我考上万源中学了,高中三年我会好好努力,以后也做一个像您一样的老师。”收到学生的来信,是支教团成员最有成就感的一刻。第5批赶赴万源支教的李思思如今还会不时翻一翻孩子们寄来的信,感受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支教生活不仅改变了深山里的孩子,也改变了李思思。结束支教后,她回到大学继续完成学业,并在完成学业后留校成为一名辅导员,负责组织学校的支教活动,致力于点燃更多微光,汇聚成光芒。

10年间,一点又一点的微光从长江下游的杭嘉湖平原汇聚到遥远的大巴山腹地,为山里娃带来了“平等接受教育、从容圆梦人生”的信仰,在茫茫大山当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冯津榕 通讯员 吴治涯

来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