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07:49:37 来源: 河南商报
4月7日至8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济源调研,给这座河南最年轻的省辖市,定“行动指南”,指明发展路径。
作为“国字头”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又将承担哪些新任务?未来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省委书记密集调研郑州都市圈城市
2月8日~9日,虎年的第一次地市调研,楼阳生选择了郑州都市圈“新势力”:漯河
2月21日,楼阳生在郑州市调研,研究部署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
2月23日~24日,楼阳生再次来到郑州都市圈新晋成员平顶山,进行调研
3月15日~16日,楼阳生到焦作市调研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工作
4月7日~8日,楼阳生在济源调研
新要求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在济源,楼阳生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济源示范区工作汇报,并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持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
该怎么干?座谈会上擘画出路线图:
——济源因改革而兴,既是全国首个产城融合示范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全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要抢抓政策机遇,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叠加优势,发挥乘数效应,聚精会神抓改革,全神贯注谋发展,以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
——主动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找准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立足资源禀赋,聚焦新材料等优势领域,依靠科技创新,把资源变原料、原料变材料,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编细编好城市总体规划、市域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建筑品质,塑造独特的城市风格,大力推行智慧管理,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现代城市,以高品质城市吸引留住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内涵 “行动指南”已定,济源需要抢跑新赛道
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到产城融合示范区,再到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济源的每一步都在充分发挥着其“模范生”的带头作用。
为何选中济源?
先看一份成绩单:2020年,济源人均生产总值9.7万元,超过郑州(9.5万元),排名全省第一;同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河南省有18家,济源有4家,入选数量居全省各省辖市第一位;全省共15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济源有3家,入选数量居全省各省辖市第二位。
底子好、基础实,是济源入选的先决条件。同时,在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新涛看来,这也是省里对济源提出的“行动指南”和未来方向。济源因工业而强,其中,有不少是传统工业。让传统工业焕发新生,离不开创新驱动,济源需要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而高品质,有着很丰富的内涵。
相较于其他城市,济源体量小,想要留住人才,想要聚集高端生产要素,需要打造成为宜居、宜商、宜游、宜业的城市。
现代化则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新征程中,济源当然不能掉队。
新机遇 融入郑州都市圈,济源有了更大舞台
如今,“模范生”济源又有了新机遇,成了郑州都市圈新晋“圈友”。
“如何更好地融入郑州‘1+8’都市圈,是济源的新机遇,也是济源面临的‘新课题’。”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富禄表示,济源有很好的区域优势,但除了交通融合,还需特别注意产业融合。
要以创新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利用好郑州、洛阳的科技优势,设立产业研究院、建设实验室,加快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发挥原有产业基础优势,与郑州做好产业对接,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
张富禄的想法,与济源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融入郑州“1+8”都市圈方面,济源谋划了多项举措。
加快推动河南科学院济源先进材料研究院建设,借力郑州、洛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围绕有色、钢铁、化工、纳米等领域建设实验室,建设产业创新发展共同体;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纳米新材料产业园,谋划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氢能产业发展和济源国家级原油储备基地等项目,积极与郑州、洛阳、焦作开展产业共建;加大济洛快速通道、南太行旅游公路二期、跨黄河特大桥及引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主动谋划建设侯马—济源—郑州高速铁路,进一步提升与郑州、洛阳等城市的交通衔接能力。
在自身努力和战略优势叠加的新机遇下,济源的舞台越来越大。(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