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泾古镇:探索“另一种方案” 做一点“不一样”的

2021-08-13 10:04:13 来源: 文汇报

位于松江区的千年古镇泗泾,正在用沉静与责任之心对待历史给予的馈赠。近期,随着马相伯、史量才等名人保护建筑相继完成修缮、对外开放,古镇老街样板段已初现风姿。

修旧如旧,只是泗泾古镇接续历史文脉、弘扬人文底蕴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一步步从老街老宅中挖掘和活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元素,努力让新生的古镇成为链接历史与当下文化的独特载体。

想做一点“不一样”

步入泗泾古镇下塘老街,虽然仍有许多宅院在修缮,但在一片施工的气氛中,你仍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令人愉悦的淡雅古韵。有泗泾古镇居民告诉记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告别前留话说:“你们和其他古镇不一样。”这句看似平常的评价,让泗泾人感到由衷欣慰。

“不一样”,这正是泗泾古镇希望呈现给大家的。粗粗一想,“不一样”或许在于其他古镇密集标配的“符号”——酒吧、商铺、粽子、扎蹄,在这里很少见到;其他古镇毫不掩饰的商业化气息,在这里却相当节制。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可亲近、可阅读的明清宅院,以及富于水乡风情的街巷、廊道、非遗展陈……这些都使得沿泗泾塘北岸悄然展开的古镇老街,成为低调而不失光彩的文化场。

泗泾镇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至大中祥符年间,迄今已逾千年。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一个地区性商贸和文化中心,特别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集聚了近40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一条在河边绵延数百米的水岸楼廊,规模为上海现存最大。

自2017年以来,泗泾古镇启动新一轮保护与更新,经过几年努力,包括马相伯故居、史量才故居、程氏宅、管氏宅、孙士林宅在内的一批保护建筑相继完成修缮开放,位于古镇入口的老街样板段年内有望全面竣工;此外,古镇的旧改动迁已大部分落定,为后续保护奠定了基础。

很多人都对古镇抱有期待,但在呼应这种普遍期待的同时,古镇往往会陷入普遍的同质化。于是,本着“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等原则,在以匠心和绣花精神推进古镇保护的同时,希望能做到“不一样”的泗泾,一直在思考靠什么才能塑造自己独特的辨识度。可以说,“修旧如旧”并不是泗泾的最终目标,它其实只是保护的第一步,后续的活化利用才能提升软实力、写就大文章。

最终,答案还是在这片土地和所承载的文化上。经过反复推敲,泗泾古镇把后续保护利用的重点放在围绕“时代性、地方性、文化性、公益性”主题,写好“文化”文章之上,要以“留住乡愁”为初心,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精心选择市场主体,导入艺术、创意、文旅等业态,既把本土性、原生态的东西传承好,也积极注入新内涵,从而实现“文化活力古镇,静雅魅力水乡”的定位。

“风花雪月”新邻里

文化是古镇之根,是建筑真正的生命力之源。泗泾人在梳理后发现,脚下这方水土,包括一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兼具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多重特性。老街、河岸、连廊、古宅……在这片天然载体之上,只要加以悉心培育和激发,古镇这块画布上就可以闪现出更动人、更“不一样”的光彩。

刚刚开放的马相伯故居、史量才故居,同时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修缮后的宅院屋舍,经过复旦大学、上海报业集团的精心策划布展,以大量珍贵史料和说明展现了这两位知名爱国人士的生平贡献。虽然开馆不久,又逢炎炎夏日,但两处故居日均个人预约远超预期。很多人走出故居,在赞叹先贤的同时,也感悟到文人风骨背后的古镇教化。

泗泾古镇还发扬上海城市精神品格,以海纳百川、开放多元的心态,寻找与自己气息相和、能够彼此欣赏的文化单元。最典型的就是将以思考和治愈为特色的“小林漫画”,以及新概念书店“南村映雪”引入修缮后的历史建筑,给传统文化和当代文明一个共融共鸣的平台。

在年轻人中间快速蹿红的“小林漫画”,其实是慢节奏的。正如其作者林帝浣在一幅代表作中所写的那样:“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几年来,泗泾古镇又何尝不是“静候花开”?前来接洽的商户络绎不绝,但泗泾古镇刻意与过度的商业化保持距离。这种坚持,作为“古镇控”的林帝浣心有戚戚。于是,今年7月,他第一次在古镇老街上开出“等一朵花开”阅读艺术空间。

同样以格调与古镇达成默契的,还有新概念书店“南村映雪”。“南村映雪”得名于元代两位泗泾文人的书斋字号,并且以青砖、飞檐、白墙等跨界意象,抓挠着人们在心底对于诗书的想象。入驻泗泾短短两年,“南村映雪”成为书迷群体的“打卡”必到之地,同时也是古镇的新地标。当然,在泗泾的首次涉水,也帮助“南村映雪”背后的新华传媒创造出乡居书店这一“新物种”。无论如何,这就是彼此欣赏、相互成就应有的样子。

目前,泗泾古镇已形成多种新的文创业态。除了“等一朵花开”和“南村映雪”之外,还包括吴门琴派领衔打造的古琴文化空间“松风听音”,茶文化空间“月栖华明”,在那片精心修缮的宅院中,一个“风、花、雪、月”的聚落,成为古镇别有意味的新邻里,给人们送上沉浸式文化体验。

“舞台”变成新剧本

历史建筑保护的关键在于活化,而“活”的关键在于人。泗泾古镇希望保护更新后能够成为标杆,而非只是标本;能够活在当下,而非仅仅用来回忆。为此,他们需要依靠更多灵动主体,需要将更多人纳入自己的气场,以创造性方式将文化与生活结合,进而对外辐射,用现实的笔为古镇雕琢新的文化印记。无论街巷宅院、风花雪月,它们是舞台,也可以成为新剧本。

过去几年,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参与了泗泾古镇古建筑保护,等到宅院修好,整个团队也舍不得离开。于是,泗泾在保护建筑“孙士林宅”中为他们辟出空间,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教学实践基地。师生们一方面能就近对老建筑的构件作检测、修复,另一方面,还可以向人们现场展示、讲解古建筑的风格与构造技艺,形成“在文物中传承文物故事”的独特模式。

同样结缘泗泾、在“历史的现场开创历史”的,还有上海音乐学院。泗泾遗存着国家级音乐类“非遗”——十锦细锣鼓。每周,这种糅合着昆曲与丝竹雅韵的音乐形式都会在一处老宅中公开排演。舞台上几乎清一色的白发,提示着抢救这一艺术形式的迫切。好在,不远处骑楼下,上音贺绿汀高等研究院非遗实践基地的老师们,正在对十锦细锣鼓进行研究创新,对传统曲目作整理改编,并在当代青年中间培养传人。

历史上的泗泾,因为水路四通八达,一直是江南的米业交易重镇。一千年的人来人往,给这里深深烙上了公共空间属性。为此,泗泾不仅非常强调在古镇的保护中打开大门、让人们走进院落、走进历史,更希望突出百姓参与,为公共文化增添更多活力和时代性。

在古镇的淡雅古韵中,记者还听到了其他有意思的事:与十锦细锣鼓一样,作为地方“非遗”的皮影戏,每周都在古院落中演出;在政府和高校的带动下,不少本地居民成为志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收集乡土知识,守护民间记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自发走入古镇,从桥栏、窗格、檐角、墙砖那里提取图案纹样,整理成“泗泾之纹”,并衍生出20多项文创产品……这些扎根民间的举动,在传统和当代间编织出更细密的线索与关联。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