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159亿定增搁浅 蒋卫平海外豪购锂矿或已亏80亿

2021-01-26 09:50:15 来源: 长江商报

159亿定增两日游,蒋卫平筹划应对的315亿元债务仍高悬于顶。

1月17日晚,蒋卫平实际控制的天齐锂业(002466.SZ)宣告,一天前筹划的159亿元定增终止。原因是,控股股东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齐集团”)前期实施了减持计划,如今又将参与定增认购,存在构成短线交易风险。

此外,天齐锂业披露,控股股东还拟减持部分股份,为公司提供财务资助。

天齐锂业原本是四川射洪县一家濒临破产的锂盐生产厂,蒋卫平入主后,通过大规模并购,使得其成为全球领先锂产品生产商。

成也并购、败也并购。大举收购后,天齐锂业债务激增。截至2020年9月底,其有息负债达314.89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81.27%。

去年11月19日,18.84亿美元并购到期。危机时刻,引入战投、银团贷款展期,债务危机暂时缓解。然而,随着定增搁浅,战投引入是否顺利、银团展期是否会提前中止?这些都存在变数。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豪购后,2019年、2020年,天齐锂业合计可能巨亏80亿元。

现金流几乎枯竭、债务沉重,蒋卫平该如何出招?天齐锂业已经错过了宝贵的发展时机,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值得思考!

涉短线交易定增搁浅

原本筹划通过定增募资还债的计划注定是“短命”的。因为,涉及短线交易。

1月15日晚,天齐锂业披露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天齐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定增不超过4.43亿股,定增价格设定为35.94元/股,计划募资额不超过159.2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

针对筹划本次定增,天齐锂业称,2018年,公司完成了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ociedad Química y Minera de Chile S.A.(简称SQM)23.77%股权收购,导致公司增加35亿美元并购贷款。本次定增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本次定增预案一经抛出便引发市场高度关注。1月16日,深交所发函问询,要求说明控股股东减持后又参与定增的行为,是否实质上构成短线交易。

公告显示,去年7月3日至12月28日,天齐集团累计减持了公司6%股权,合计套现约21.31亿元,减持均价为24.06元/股。减持原因是偿还股票质押融资。

不仅如此,天齐集团还有新的减持计划。今年1月6日晚,天齐锂业公告,天齐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张静、李斯龙,计划合计减持不超4%股权。本次减持原因是为了向天齐锂业提供财务资助。

去年12月,天齐锂业曾公告,控股股东天齐集团拟向公司增加提供不超过1.17亿元或等值金额的无担保贷款。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天齐集团实施减持计划。如果再参与天齐锂业定增,则构成短线交易。

其实,除了短线交易外,备受争议的还有定增价格。

根据定增预案,定增价格设定为35.94元/股,1月15日,天齐锂业收盘价为59.76元/股,定增价仅为收盘价的60.14%,相当于打了六折。

面对市场纷纷质疑天齐集团“赚差价”,1月17日晚,天齐锂业公告,终止本次定增事宜。

高调宣布定增又迅速终止,天齐锂业上演的闹剧有些“草率”。

1月22日,有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称,于天齐锂业而言,159亿元定增重要性不言而喻。天齐集团也有不少措施规避短线交易,比如终止减持计划,或者快速减持。由于短线交易规定的时间是6个月,而定增从筹划到真正实施,一般在12个月左右,因此,天齐集团完全可以避免短线交易。在其看来,“赚差价”、“套利”的指责或是终止定增的根本原因。

此外,亦有人士称,天齐集团或其全资子公司包揽159.26亿元定增,是否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也令人质疑。

债务危机依旧未解

定增募资计划夭折,天齐锂业债务危局仍然未解。

天齐锂业筹划159.26亿元定增,目的是为了还债及补充流动资金,因为公司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

2018年,天齐锂业完成了对SQM23.77%股权收购,交易价格40.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亿元)。本次收购,有35亿美元资金来自银团贷款。

为了还债,天齐锂业多次筹划融资。2019年,公司筹划通过配股募资70亿元,所募资金在扣除相关费用后,用于偿还购买SQM23.77%股权的部分并购贷款。当年12月,配股募资实施,但募资额度大幅缩水,只有29.32亿元,不到计划数的一半。

随后,天齐集团向天齐锂业伸出援手,拟提供总额不超过10亿元借款,期限为一年。

去年6月,天齐锂业还向中信银行申请新增综合授信不超过1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期限1年。

四处筹措资金,源于巨大的偿债压力。据公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齐锂业累计应付未付银团并购贷款利息金额约4.64亿元。

此外,上述35亿美元银团贷款中,有18.84亿美元于2020年11月19日到期。

财务危机来临的最后一刻,天齐锂业迎来“救世主”。根据公告,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简称TLEA)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澳大利亚上市公司IGO Limited(简称IGO),IGO的全资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14亿美元认缴TLEA新增注册资本。增资后,天齐锂业、IGO分别持有TLEA注册资本51%、49%。天齐锂业的计划是,将增资款用于偿还银团并购贷款本金12亿美元及利息。

战略投资者的增资计划给天齐锂业债务化解带来了曙光。增资计划披露后,银团方面也同意了贷款展期,将第一笔剩余合计18.84亿美元债务自动展期至2021年11月26日,将另一笔12亿美元的到期日由此前的2023年11月底展期至2024年11月底。

不过,无论是IGO战略投资也好,还是银团贷款展期也罢,均设立有附加条件。TLEA引入IGO需完成TLEA内部股权架构重组、内部重组取得澳大利亚相关方面审批等。银团贷款展期则是,在约定期限内,TLEA引入战投交易未完成或交易失败,且无银团认可的其他合理还款方案,展期提前中止。

目前来看,引战投能否顺利完成,银团贷款展期都存在变数。本次筹划的定增终止,将使得天齐锂业债务局面更加复杂化,其债务危机依旧未实质性化解。

2020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公司短期借款31.3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3.05亿元、长期借款130.26亿元、应付债券20.26亿元,合计达314.89亿元。

海外并购踩雷连续巨亏

天齐锂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与蒋卫平海外豪购直接相关。

现年66岁的蒋卫平,在其人生玩了三把赌局。

2004年,在其49岁时,赌上全部身家,收购四川射洪县濒临破产的国有锂盐生产厂。2012年,蒋卫平再次赌上全部身家,耗资40亿元抢在美国行业巨头前收购锂矿石巨头泰利森,当时,天齐锂业总资产只有15.69亿元。

2016年,是蒋卫平第三次豪赌。这一次,天齐锂业耗资40.66亿美元收购SQM23.77%股权,并在2018年完成交易。这也是一次蛇吞象式收购,2017年底,天齐锂业总资产为178.40亿元。

两次海外豪购,天齐锂业晋升为全球锂业三巨头之一,其控制了全球最大硬岩锂矿,成为全球最大盐湖的第二大股东。

现在来看,蒋卫平赢了前两把赌局,收购的泰利森资产也消化,而第三把赌局正面着难以消化的困境。

2019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48.41亿元,同比下降2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59.8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62.19亿元。这是天齐锂业上市以来最大规模亏损,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其中,对SQM的投资减值损失约为53.10亿元。

这一投资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2020年前三季度,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24.27亿元,同比下降36.09亿元,净利润-11.03亿元、扣非净利润-9.74亿元。公司预计,2020年全年,净利润变动区间为-22.70亿元至-13.60亿元。公司解释称,锂化工产品销售数量和价格、锂精矿产品销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和毛利总额下降。同时,SQM业绩下滑,导致投资收益下降。

此外,巨额财务费用也是天齐锂业经营业绩下降的重要推动力。

2017年,天齐锂业财务费用为0.55亿元,2018年、2019年分别达到4.71亿元、20.28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为12.86亿元。一年财务费用高达20亿元,公司业绩势必承受着巨大压力。

与之相对应的是,天齐锂业的经营现金流状况也不理想,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经营现金流净额依次为30.95亿元、36.20亿元、23.55亿元、6.65亿元,同比变动74.24%、16.95%、-34.95%、-51.94%,2019年以来同比大幅下降。

针对蒋卫平面临的处境,一投行人士称,天齐锂业拥有全球品质最高的锂矿和盐湖,这是其核心竞争力。筹划融资化解财务危机是蒋卫平目前的头等大事,可以通过再度筹划定增融资、引入财务投资者等途径,逐步化解暂时的危机。

天齐锂业具备融资条件。业内人士称,全球对电动汽车和5G应用的需求推动锂产品需求不断扩大,锂价上涨将具有可持续性。未来,天齐锂业的经营状况或将逐步好转。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