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停”是交易所日常监管的“杀手锏” 是对市场非理性炒作实施降温的手段

2022-07-25 09:06:31 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周大盘走势跌宕起伏,个股表现冷暖不均,特别是高标的、情绪标的纷纷闪崩,伤了不少追涨的短线客。

本周初,网传交易所对股价异动监管有新规出台。此前,三日内股价异动涨幅由各日累加而成,比如创业板个股竞价交易如果出现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的,或者连续10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0%,都属于异常波动,会被停牌核查。而据本周的传言,新规将变更为三日内的区间涨跌幅偏离值,即以三日涨跌幅的累乘计算。以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被游资捧成5倍妖股的中通客车为例,按此前规则,其连续三日(7月14日、15日、18日)涨幅偏 离 值 各 为 9.21% 、 5.54% 、3.82%,合计18.57%,小于异动值20%。若以此计算,中通客车与深圳A指涨跌幅的差值小于10.64%,则仍在安全区内,中通客车的交易也不会被叫停;反之则要被关“禁闭”。于是我们看到周初有一批包括中通客车、金智科技、万里股份、恒大高新、世嘉科技在内的妖股跌停。由于中通客车是“一”字闪崩,所以,每天都有10几亿资金的筹码等着跌停打开以便出逃。可惜,周二、周三、周四连续三天跌停。潮水退去时,我们真的看到了不少人在裸泳。

然而,针对这个所谓的股价异动监管新规,我们并没有看到交易所出来“认领”,这个新规到底存在不存在只能暂时存疑了,但对相关个股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各种影响较大的传言,有关方面不能听之任之,应以积极主动姿态,披露事实回应关切。事实多一点,情绪就会少一些。

不过,笔者真正想说的是,市场里最活跃的追涨杀跌的资金其实是非常害怕“特停”的。“特停”是交易所日常监管的“杀手锏”,是专门对市场非理性炒作实施降温的强硬手段,投资者谓之“停牌核查”,也叫“关小黑屋”。最害怕的原因并不是“特停”本身,而是围绕“特停”的标准、时机以及停牌期限,而这些交易所似乎从来没有公开过。有的股票涨10个、8个涨停,甚至更多,都没有“特停”,而有的股票,连板两三次就要被“窗口指导”。显然,不透明的监管规则让市场处于一种朦胧的博弈之中,对真正需要被制约的大资金来说也许伤害不大,但对那些喜欢追涨杀跌的小散户来说,分分秒秒都是风险,而且是巨大的风险。因为一旦“一”字跌停,他们根本无法逃出来。

周二时笔者还看到坊间一则传闻在私下里疯转,说有券商接到交易所电话,称将对频繁参与中通客车交易的投资者从严从重处理,还考虑对券商进行扣分处理。同时提到,请相应分支机构加强投资者宣导,非必要不参与该标的的交易,针对已持有、特别是大额持有该标的的投资者,建议明确传达交易所警示要求,切勿继续买入。

其实,交易所窗口指导的电话是一直存在的。据媒体报道,7月19日收市后,中信证券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中通客车交易风险提示称,上市公司中通客车基本面目前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股价短期内上涨幅度较大,中信证券敬请各位投资者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此外,中泰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也在各自官网发布了关于中通客车的交易风险提示。这两家券商甚至在公告中明确指出,深交所可能将会对交易中通客车发生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采取相应自律监管措施。主流券商的接连提醒,让周一没有及时离场、心存侥幸的资金心慌了,估计一夜未眠的大有人在。

这里,笔者提个建议:交易所对股价异动作出窗口指导是必要的,但最好能符合市场三公原则。比如新的监规能不能广而告之,让所有交易者都做到心里明白;券商能不能在交易软件上,把每只个股三日涨跌幅标示出来,凡是过了临界点出现异常交易的个股,软件能不能在盘中及时提醒?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更有效地阻止短线客追涨?另外,对于机构或者大资金能“享受”交易所的电话监管要求,看上去挺严厉的,给人的感觉却像是“通风报信”,这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又是多么地不公平。通知机构或者大资金不能再买了,等于告诉他们炒得差不多就得了,可以收手了,可以抛了。可是蒙在鼓里的中小散户却还在往里冲,他们不会因为有窗口指导电话的存在变得更安全,反而是更危险了,所以,希望交易所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