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下 振兴银行与中关村银行将停办现金业务

2022-02-08 09:04:37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现金存取业务曾是银行客户的“刚需”,而这样的“规则”或将迎来变化。近日,辽宁振兴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分别发布公告称,将于2022年3月1日、4月1日起停办现金业务。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两家民营银行停办现金业务有一定的特殊性,未来不会成为趋势。在拥抱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提升相关业务的便利性,实现对客户金融需求的及时响应和精准支持,依然是银行业的核心。

成本压降和数字化转型

1月28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发布关于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的公告,该行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停办现金收付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本行ATM机自助渠道。客户可通过该行手机APP、营业网点办理除现金收付以外的其他各类业务;确需现金服务的,可通过该行转账至他行办理,免收转账手续费。

此前,辽宁振兴银行亦发布公告,将停办柜面和ATM现金业务。跟据公告,该行将于2022年3月1日起停办柜面现金存取款、零钱兑换、残损币兑换、自助设备存取款等现金业务。如持有该行借记卡,可继续在带有“银联”标识的他行ATM办理现金取款业务,也可以通过该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办理资金转账业务。

在分析人士看来,成本压降和数字化转型,是两家民营银行停办现金业务的主要原因。“随着我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大线上业务发展力度,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对于停办现金收付业务的原因,北京中关村银行表示。

辽宁振兴银行亦在公告中表示,停办柜面和ATM现金业务是为了“集中资源提升电子银行的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

“相较于国有行和股份行,民营银行的经营规模较小,人员配置资源有限,现金业务无法产生规模效应,甚至难以覆盖经营成本。”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情况下,其更倾向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做好线上金融服务。

停办现金业务不会成趋势

现金存取业务曾是银行客户的“刚需”,目前,现金业务规模如何?据人民银行数据,2021年三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71170.20亿笔,金额250.93万亿元 ,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19.93% 和6.45%。其中,存现业务12.17亿笔,金额8.98万亿元;取现业务18.21亿笔,金额8.57万亿元。同期,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31197.28亿笔,金额1109.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9.66%和6.32%。

随着现金存取规模占比的减少,未来其他银行是否会跟进,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两家民营银行停办现金业务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一行一点”的约束之下,民营银行展业存在一些限制。随着互联网异地存款被“叫停”,较为倚重线上业务的民营银行进入调整阶段,希望通过加大线上业务的投入,向互联网银行靠拢,以实现全国展业。而由于民营银行一直坚持走网络数字化经营模式,长期以对现金的依赖程度一直比较低,所以此次业务调整影响或有限。

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则以传统业务为主,物理网点布局较广,其客户结构中包括了很大比例的中老年人,其或对非现金移动支付认知不足,或出于安全性顾虑,对现金业务的依赖度依然较高。在此情况下,银行停办现金业务并不会成为趋势。即使有银行试水,也仅限于民营银行这一特殊银行群体,且必须得到监管机构的审核批准。

转型需以客户需求为核心

在拥抱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提升相关业务的便利性,实现对客户金融需求的及时响应和精准支持,依然是银行业的核心。

以持续收缩的银行网点为例,随着金融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移动端用户规模的扩张,银行物理网点的渠道依赖度逐渐减弱,关停撤销数量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近3000家银行网点获批终止营业。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物理网点将“消失”。艾瑞咨询报告指出,数字银行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业务线上化比例持续上升,手机银行APP等工具成为很多用户办理业务的主要渠道,网点渠道用户一定程度上被分流。调研显示,仍有42.6%的用户对网点渠道存在较大偏好,多数情况下更愿意到网点办理业务。对网点的强烈信赖感成为用户偏好这一渠道的最主要的原因。一些年纪较大的用户也需要银行工作人员加以引导。

“仍然有很多客户对物理网点具有偏好,物理网点在复杂业务处理、线上线下渠道打通、生态场景融合的角度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角色。”中信建投报告指出,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不断推进,银行业整体将走向精细化、差异化,银行网点的形态和功能将日益丰富,并不断发生变化。但是,银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服务载体的定位是不变的。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银行业的本质始终是服务业。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