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大道:从荒无人烟到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2021-11-22 11:08:28 来源: 河南商报

“要想富,先修路”,这条朴素而富有哲理的标语,同样适用于郑开大道。

从空间上看,道路所带来的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往往不是两个“点”,而是整个“面”。一条郑开大道,连接的不仅仅是两座城,也带动了沿线许多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方特、绿博园、奥特莱斯、电影小镇等入驻,居住在郑开大道沿线的很多人,命运悄然发生改变。

A市民的置业热土

当初“冒险”搬来,如今并不后悔曾经的选择

“工作日向西就是高铁站片区和CBD片区,节假日向东就是绿博方特奥特莱斯。”沿着郑开大道从西向东,依次会经过象湖、白沙、绿博等片区。很多郑州人、郑漂选择在这些片区置业,与郑开大道带来的便捷密不可分。

在高铁站附近工作、白沙买房的王森看来,就是“一条道路承载了沿线居民的工作、生活与休闲”。

“那个时候手头不宽裕,在郑州市区买房有些捉襟见肘。”王森回忆,当年选择在白沙买房有些迫不得已,不过几年住下来他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每天上班,开车大概需要20分钟。”王森觉得,郑开大道作为白沙、绿博片区通往郑州主城最主要通道,极大地缩小了因为空间距离带来的城区割裂感。

“总体而言,在这边买房,性价比很不错。”王森说,郑开大道的存在,让白沙成为通勤距离、通勤时间、居住成本、人居环境等多方面比较均衡的置业选择。

河湖景加持,生态环境给居民赢得了满足感

2016年,郑漂肖明拿出所有积蓄,在郑开大道沿线的象湖片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均价每平方米不到6000元。

“开车走郑开大道挺方便的。”肖明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自己工作地点位于郑州北大学城,每天从家去公司,需要花费四五十分钟。

“我记得2018年以前,走郑开大道非常爽,可以开到80公里/小时。”肖明说,最早在象湖周边置业时,郑开大道上车流量还不是特别多,最近两年高峰期容易出现堵车,“堵车说明了郑开大道沿线人气上升。”

目前肖明所在小区房价上涨到每平方米9000多元,与市区内一些黄金地段相比涨幅并不多。不过作为自住房,肖明并不十分在意这点。

与朋友聊起自己小区,“生态环境”是肖明最大的炫耀资本,毕竟“河景房”+“湖景房”,对于生活在闹市区的市民来说,可遇不可求。站在肖明家的阳台上,打开窗户,视野十分开阔,映入眼帘的是缓缓流淌的贾鲁河,两岸景观带经过治理后,尽管是冬天,也充满绿意。

“居住环境是真的不错,绿化率挺高的。”肖明介绍,除了贾鲁河,附近的象湖也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每年春暖花开时,不仅周边居民,很多居住在市区的市民也会慕名而来。

B村民家门口致富

与郑州的“距离”从三四个小时缩短到半小时

郑开大道的开通,不仅让象湖、白沙、绿博等片区渐渐成为置业热土,也让沿线很多村庄搭上发展的快车。

茶庵村位于中牟县大孟镇,毗邻郑开大道。

“当年郑开大道修建时,距离我们村的宅基地只有500米。”茶庵村党支部书记孙建军回忆,郑开大道开通前,茶庵村交通闭塞,村民们出行十分不便。

孙建军表示,郑开大道开通前,村民们要前往郑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坐车到中牟县城,然后再转车到郑州;另一种就是通过乡间小路,辗转多个镇到郑州。无论是哪种方式,至少要花费三四个小时。

如今,沿着郑开大道,村民们前往郑州,半个小时就能搞定。

交通带来的便利,茶庵村村民马文庆深有体会。马文庆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自己是做工程的,参与的都是郑州周边的项目,“金水东路就是我们参与修建的。”郑开大道开通前,交通不便,他只能住在工地周边,三四天回一次家。郑开大道修通后,尽管有时候会加班,但他每天都可以回家住。

不只茶庵村,周边的朱大汉村、祥符营村、大冉庄村等许多村庄,都因为郑开大道的开通获益匪浅。村民们的出行、致富因为郑开大道的开通,真真正正地走上了“快车道”。

批发市场、文旅商业等,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

郑开大道开通以前,茶庵村多数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蔬菜种植,包括青椒、西红柿、包菜等。

村民们每天起早贪黑,把刚采摘的蔬菜送到城市里卖。“最开始是骑自行车挂两个筐子,后来是骑三轮车,天不亮就得出发。”当年卖菜的情景,村民刘幸叶历历在目,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路上。

郑开大道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这种现象。

刘幸叶回忆,郑开大道开通后,村子通往郑开大道的小路旁,渐渐形成了农贸批发市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菜卖掉,“刚开始主要是郑州和县城(中牟)饭店老板来买,后来有很多人开着货车来拉,全国很多地方的人都有。”

如今,蔬菜种植已经不再是茶庵村村民收入支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村民走上务工、创业道路。

这种改变,出现在郑开大道沿线许多村庄。

朱大汉村村委委员张长山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郑开大道开通后,方特、绿博园、奥特莱斯、电影小镇、只有河南等文旅商业项目纷纷在村子周边“落户”,帮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

“奥特莱斯的销售员,方特的售票员,电影小镇的保安、保洁,很多都是雇的周边村民。”张长山介绍。

“家门口就业”直接促进了村民们收入增加。“郑开大道拉近的,不仅仅是我们村子与城市的空间距离。”张长山认为,郑开大道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让村子变得不再闭塞,让村民们更容易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

一条路,真正地改变了沿线村民的命运。

C崛起中的开封新区

从荒无人烟到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不知从何时起,一大街、三大街、五大街等街道在开封人看来变得越发靓丽了起来。

商场、学校、医院在开封新区拔地而起,由于紧邻开封北站,五大街附近的公交车可通往开封各个地区,这让因郑开大道施工而拆迁至开封新区的村民的心安定了不少。

野厂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杜斌回忆起2013年刚搬到五大街时的情景,“那个时候这附近都没有人,有些地方还都是荒地,这才几年的工夫啊,现在多热闹,啥都有了。”

2013年,野厂新村的村民签下了同意拆迁的协议,陆陆续续搬进安置房。

从最初的不舍,到失去田地入住楼房后的种种不适,再到深深爱上开封新区,仅仅只用了3年的时间。

“刚开始说拆迁的时候,老年人都不同意,住一辈子了不舍得啊!”杜斌说,村民们以前都是农民,刚搬过来的时候,种地的习惯还没改,小区能看见土的地方都种上了菜。

如今,开车行驶在开封新区,马路两边种满了花草,宽阔的马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尤为令人心旷神怡。

越来越丰富的就业资源、教育资源

因郑开同城化的推进,村民在跌跌撞撞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村民曾经靠种地谋生,如今在家门口做起了小生意。据了解,安置小区附近的门面房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门面房的一部分面积归集体所有,一部分面积归村民所有,除了定期的分红外,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生活、就业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带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

“以前在村子里的时候,路不好走,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一大早出门送孩子去开封市区上学。”杜斌回忆道,以他正在上高二的儿子和正在上初一的女儿为例,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需要开车接送,由于距离较远,路上需要半小时,需要至少提前1小时出门。

搬到安置小区以后,隔一条街就是开封市宇华实验学校,女儿每天提前15分钟出门,自己步行至学校即可。

“相信未来,我们村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这里,一切都是最好的。”杜斌笑着说。(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马千惠韩忠林/文宋亚猛侯建勋时硕/图)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