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一补总关情 为给城市留住一抹烟火气为“小修小补”撑把伞

2022-05-13 09:52:33 来源: 每日商报

“为了找一个修车摊,我推着轮胎变形的自行车走了两公里,从钱江路一路打听到沙地路的这家店,真不容易!”站在小小的修车摊前,72岁的张法水一边擦着额头上的雨水一边说。而他的身旁,52岁的修车师傅方权蹲在地上拧着螺丝。

张法水的自行车陪他走过了二十多年,退休前在农场上班的他,一直骑着这辆永久牌自行车穿梭在农场和家之间,这辆车陪着他走过不少地方。“这辆车我舍不得丢,虽然很旧了,但我是会骑着它在附近逛逛。”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补胎、修伞、磨刀、裁衣服、配钥匙等生活服务依然有着不小的需求,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随处可见的小修小补手艺人变得难以寻觅,修伞、磨刀、修鞋子等原本出门即可完成的事,变成一件要出门碰运气才能完成的难事。

如今,小修小补行业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出现,4月21日,《人民日报》5版刊发名为《为“小修小补”服务留空间》的文章,其中就提到,城市应当为修拉链、配钥匙、钉鞋掌等“小修小补”的手艺活和维修点留空间,给群众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3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坚持稳字当头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到要加快建设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这意味着,居民将在家周围15分钟路程的地方完成各种生活所需的服务。

“小修小补”看似并不起眼,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修一补总关情,为给城市留住一抹烟火气,如何规范有序引导“小修小补”服务业,为“小修小补”撑把伞,正成为各个城市都在寻找的必破之题。

A 摊点难支,手艺人逐渐改行

昨天一早,56岁的补鞋匠汤芬背着日夜相伴的行囊拐入新杭派服饰城旁的小弄里,在小弄的深处,一个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修鞋摊前已经有客人撑着伞在等待。

汤芬的老家在安徽,三十多岁时就和老公一起留在了杭州,闲不下来的她就在这小小的巷子里搭起了自己的修鞋摊。“当时新杭派服饰城的这幢楼叫做杭派鞋城,不少人在市场里买了鞋,就找到我钉鞋掌,那时候可真热闹啊。”时光流逝,杭派鞋城变成了新杭派服饰城,汤芬的生意也从为新鞋钉鞋掌变成了为旧鞋“续命”。

在这条小弄里,汤芬修补了无数人的鞋帮子,也支撑起了自己的生活和两个儿子的大学梦,如今已56岁的她每天支摊只是为了割舍不断的邻里情。“毕竟也在这里这么多年了,周围老邻居大家都很熟的,谁家有需要修鞋的都会找到我这里来,我要是不摆摊了他们还得另外去找地方,现在大家没事还能坐一起聊聊天,都已经成习惯了呀。”

儿子已经自立,自己也已拿到退休金的汤芬无疑是修补手艺人中幸运的一个。她坦言,自己周边同时代的修鞋手艺人都逐渐凋零,有的回了老家谋生,有的则另寻行当。“他们和我不一样,有些人的子女还在读书,生活压力很大。换行当是不得已的事。”

让小修小补的手艺人变得越来越少的原因,除了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之外,也与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有关。“现在的年轻人购物都在网上,鞋子坏了就扔掉,很少有人会来找地方修补了,时代不同了。”

B 城市生活,仍需小修小补

汤芬的担心并不是多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服装、家电不再是缝缝补补,而是以旧换新。小修小补服务摊点的消费群体日益萎缩。

对于1996年出生的孙菲菲来说,小修小补是很少经历的消费场景。“我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网购的,每个季度都会更新,补衣服、修鞋子从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市民喻女士也坦言,不太清楚附近小修小补摊位的地址。“我们平时也没有修补的需求,东西坏了旧了就换新的。实在有衣服需要修改一下的,平时去逛商场的时候顺便就在商场的服务点裁剪一下,也很方便的。现在大多年轻人都不需要这些小修小补,所以对我们而言影响并不大。”

然而,当汤芬坐在小马扎上和老顾客聊着过往,自嘲即将洗手不干时,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市民用惯了老物件,不忍心抛弃,修补小物件不仅是出于节俭,更是为了怀念。

家住西湖区的王阿姨自从搬家之后,越来越觉得生活不如从前便利。“以前我们小区附近有很多修自行车、修鞋这种服务摊点的,价格合理,师傅的手艺和服务都很好,打个气、换个轮胎,都很方便,附近居民有需要都去那里。现在搬到这边之后,虽然是新建的小区,环境确实比以前好了,附近也都是新开发的区域,但是周边缺少小修小补的服务摊点,鞋没地修,自行车坏了也没处修,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修电动车的,人家还不愿意修自行车。”小修小补摊点难寻,给王阿姨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同样为此头痛不已的,还有项先生。他说,老父亲的自行车轮胎坏了,附近找不到修自行车的服务点,他只能一路推着自行车找了两公里,只为找到师傅维修这辆自行车。“没办法的呀,老人家骑了多少年了,哪里舍得扔啊,维修的钱够买一辆新车也要给他修的。”

实际上,岂止是修鞋修自行车,修改衣服、修伞、配钥匙、磨刀……这些都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修理需求。虽然不起眼,但缺少了这些服务,不仅给市民生活造成了不便,还给市民增加了本可避免的生活支出,一些物件本可以在修修补补之后继续使用,却因为得不到维修而只能遗憾弃之,更是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和理念背道而驰。(每满记者/商报记者 朱光函 实习记者 吴金益)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