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0:23:3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高一女孩做义工间隙做作业。
1月18日一早,罗湖区南湖街道向西村金鼎大厦核酸采样点周边排起长龙,居民有序排队,等待核酸采样。连日来,一批又一批义工来支援这个核酸采样点,其中有刚放寒假的高一女生,有海鲜档口停业的档主,还有从宝安跨越两区到罗湖支援抗疫的“临时义工”。
连日来,记者前往核酸采样点、流行病调查组,走近支援抗疫的义工群体,聆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高一女孩做义工间隙兼顾学业
在金鼎大厦核酸采样点,15岁女孩庞雨菲站在长长的队伍旁,用手机为居民进行扫码登记。女孩穿着隔离衣,脚上套着鞋套,若不是小腿上露出的校服,旁人很难认出这个支援抗疫的女孩是个中学生。
1个多小时后,轮到休息的庞雨菲走进一旁的金鼎大厦架空层。这里是抗疫工作人员的“大本营”,庞雨菲拿着笔,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着桌上的化学习题册。她说,早上9点就到了这个采样点,做义工也可以不落下学业。
庞雨菲是红岭中学高一学生,1月18日是她寒假第二天。她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是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和妈妈通电话的时间大多在深夜。“那个时间我下了晚自习,妈妈也可能才下班。”庞雨菲说,受母亲影响,她自愿来体验基层防疫工作,为深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往后学业更忙,高一是进行志愿服务的最佳时机。”
在庞雨菲休息期间,志愿者曾雪霞忙活了起来。和庞雨菲一样,曾雪霞也是自愿加入向西村核酸采样点的志愿者工作的。这几天,她都是一大早从宝安后瑞穿越南山、福田,奔赴这个“遥远”的采样点。曾雪霞告诉记者,她没有“义工证”,是从微信朋友圈中得知向西村采样点工作量大,工作人员忙不过来,于是趁着近期工作不太忙,加入到义工队伍。
海鲜档主放下生意前来支援
向西社区面积仅0.1平方公里,狭小的面积内却分布着240多栋楼,是个典型的城中村。记者见到向西社区党委书记张彩兰时,她正忙得团团转。她说,自从7日我市发现本土病例后,她没睡过一个好觉,还熬了两个通宵。
张彩兰告诉记者,志愿者们支援抗疫无私付出,让她心里暖暖的,也让她干劲十足。志愿者杨华,就是让张彩兰感动又敬佩的一位。“我们订了工作餐,多次劝杨华去吃饭,得到的答复都是‘不用为我订餐,不要给大家添麻烦’。”
杨华在布吉经营着一个海鲜档口,因为疫情防控,市场被关闭。“档口关了,我也没什么事。我是一名党员,有力就出力。”杨华说,他家住向西村附近,便带上水,主动参与到这个采样点的工作中。“我不想让社区对我特殊对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我来深圳20年了,我也想出一份力,让这个城市快点好起来。”
起初,杨华觉得他在采样点维持秩序起不了多大作用,直到他遇到一对聋哑情侣。他虽然不会手语,但只用了两个简单的动作就帮了聋哑情侣的大忙。这坚定了杨华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决心。
检察院干警变身流调志愿者
“最近有没有去过中风险地区?现在健康码是绿码吗?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是什么时候?……”在罗湖区东晓街道东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此起彼伏的电话询问声在不大的办公室传开,罗湖区人民检察院干警组成的多个“三人小组”正有序开展流行病调查。两人打电话,一人录数据,最后统一把核查之后的信息录入电脑进行更新。
疫情发生后,罗湖区检察院的志愿者队伍从原有的21名迅速扩大到70余名。他们驰援东晓街道,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流调排查等工作。陈祺正是其中一位。12日,陈祺早早出发,开启了一天的流调工作。他说,最高峰时一天要打300多个电话,从早到晚说个不停,嗓子哑了,口罩紧绷的挂绳把两耳磨得通红。为缓解双耳的不适,陈祺就用两张纸巾垫在耳廓上。
抢时间,拼手速,每天下发的重点人员名单让流调工作常常持续到深夜。17日,陈祺和同事们连续5天的流调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但仍在随时待命。(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实习生 曾彦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