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全面回归潮开启 港股市场为首选

2021-12-23 14:07:28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滴滴从美股退市消息,引爆中概股信任危机。此外,美国证监会公布的监管外国上市公司新规配套细则也加大了中概股退市担忧,带动中概股整体显著下行。中国方面,新实施的《数据安全法》明确了建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有数据处理活动的企业可能面临国家安全审查。两方要求下,中概股回归大势所趋,而港股则成为首选。而市场中,也不断传出看多中概股的声音,原因是这些股票的基本面并无变化,而估值已有较大比价优势。

中概股表现过度

滴滴上市和退市充满投机意味

滴滴退市成为本轮中概股大跌的“导火索”。对此,Anlan Capital执行董事陈达公开表示,“信心与信用比金子贵”,美国人并不怕你商业上失败,就怕你欺诈上成功。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也对记者表示,“根据公开消息,滴滴‘自主’上市,‘自主’退市,似乎不需要顾及同行或监管。现在是特殊时期,双方都在下棋,滴滴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难料。”

经济学家、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专家余丰慧对记者表示,“过去,中概股信息披露中进行虚假披露的现象较多,无论是IPO阶段,还是上市后的财报披露,都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相关情况。美国要求中概股按照国际通行的会计师和审计师制度进行信息披露,这并不过分,当然,如果有过分的要求,中概股也可以选择不在这个市场上市。但如果针对的是财务指标的真实性、透明度、公开化这样的要求,中概股不需要担忧。因为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越严格,对诚实守信的企业就越公平。那些不诚信或者虚假披露欺骗投资者的企业,最终也会退市。从滴滴上市到退市的过程看,充满‘投机’的意味。其选择到港股上市,市场如何接纳也还是个未知数。滴滴牵扯到国家安全问题,成为致命因素,这对任何国家的监管部门而言都是大忌。但滴滴并不代表整个中概股,这次中概股集体大跌,有点反应过度了。更何况其匆忙上市且时间不久,更不具代表性。接下来,经过整顿规范以后,我个人还是看好中概股未来的市场表现。”

中概股的“无差别”下跌也引发业内人士思考。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这显示此次风险起因并非是单个企业自身问题,或者是某个行业的个案,而是整个华尔街认为是对于整个区域(中国)的风险。”张孝荣也认为,“股市风险永在,中概股价格还会继续下跌的,下跌有利于企业私有化回购。”

中概股全面回归潮开启

但仍有不少公司留在美国

除了滴滴一事,相关政策的正式落地也给中概股一击。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通过了对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简称 HFCAA)的修正案,新增了以下两条内容:第一,明确了针对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公司的界定标准和实施细则;第二,要求进一步披露审计机构的名称和地址。

《外国公司问责法》作为美国“萨班斯法”的修正案,于2020年12月正式生效,主要内容包括:首先,自2021年起的三年期内,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需要接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的审查;其次,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需要披露其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并证明其没有被外国政府所有或控制。如果不能满足上述两点要求,则SEC有权禁止该上市公司进行交易活动。

据悉,HFCAA 适用于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外国企业,但目前在不接受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检查审计底稿的外国上市企业中,中国(包括中国香港)企业占了近90%。而按照目前中国法律要求,无法提供底稿。这直接导致在美中概股开启一轮回归潮。

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国财经数据创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文涛对记者表示,“近期欧美国家假借‘反垄断’的经济政策外衣,加强对我国数据监管和数据攫取的政治博弈考量值得高度警惕。近期发生的‘滴滴事件’和中概股暴跌现象为企业境外上市可能危害我国数据安全敲响警钟。因此,建议优化中概股回归境内上市制度,加快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的试点工作,降低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门槛。优化中概股回归境内上市的监管规则,推动将红筹企业或VIE架构境外上市企业纳入境内监管体系。”

不过,安光勇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美国要求中概股披露更多信息,会影响部分拥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等)并让这些公司回到中国的股市(主要原因是国内最近制定的一系列数据相关法律,如数据的跨界流通等)。但更多已上市的中概股,如果条件允许,仍然希望还是留在美国股市,毕竟通过纽交所等美国股市拥有更大的市场。因此预计没有涉及互联网、电商等行业的中概股,仍会留在纽交所等。另外,不仅到美国的上市成本非常高(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退市的成本也并非易事,因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更多中概股还会倾向于留在美国股市。”

港股市场为首选

优质公司受影响相对有限

当然,除了美国SEC对外国在美上市公司的审查趋严,近期我国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政策的频繁出台,也使得拥有较强国资背景,或涉及大规模用户数据安全的平台型公司在美上市及交易进程存在不确定性。“中概股全面回归是必然的结果。港股和科创板两个市场已经做了许多承接工作,按照美国上市量级,承接难度很大,但是承接住也是必需的。”张孝荣表示。

事实上,港股市场已经“先行一步”,提前做好准备。港交所进一步降低门槛及提供更多可选途径,或将成为中概股公司回流首选。具体看来,港交所已确认自2022年1月1日起放松同股同权架构公司第二上市门槛、对WVR(同股不同权)公司双重上市流程优化,并且明确了第二上市遭遇除牌转为主要上市地的程序及要求。

比如,就放宽二次上市门槛而言,港交所规定,同股同权的发行人无须证明是“创新产业公司”;市值方面的要求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的400亿港元或100亿港元的“创新产业公司”降低到100亿港元(若能证明其在合资格交易所有至少两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良好合规纪录)或30亿港元(若能证明其在合资格交易所有至少五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良好合规纪录)。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 ,中概股若从美国退市,港交所或成为最大承接市场,而且从美国退市后最有可能在中国香港二次上市。其表示,选择二次上市,好处是易于解决美股退市问题(通过将美股直接兑换为港股),但是无法进入港股通。而如果选择在港重新上市,虽然可以进入港股通,但却无法解决退市问题。

“如果中概股‘一窝蜂’地从华尔街撤回,回港或者回归科创板,无疑将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根据一般的供求规律,供给过度,需求不变,对价格是会造成影响的。对于这种冲击,监管部门应当适当把握好节奏。”余丰慧表示。

此外,就在市场对监管表示担忧的同时,有机构认为,领先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基本面所受影响有限。统计显示, 据2020年财务数据,多数领先的中概互联网公司均拥有正经营现金流、正向净现金以及超过一倍的流动比率。比如,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公司运营现金流/收入、现金占总资产比率、净现金变动/净资产均为正,且流动比率均超过1倍,而百度的流动比率则超过2倍。

附表:代表中概股财务数据(2020年)

来源:彭博、Wind、公司公告、华泰证券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渐渐增加了“看多”的声音。比如,12月8日,投资大佬段永平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卖出了12月31日到期的新东方看跌期权。他表示,“我没见过俞敏洪,但上次新东方被人做空的时候我曾经花过四个小时看能网上找到的俞敏洪接受过的采访,当时的结论是这人不会是空头说的那样,于是就进场卖了很多put,赚了些钱。我怎么想,都觉得他们公司不会完全没价值吧,所以再卖个put,如果put进来就拿着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