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服务业发展规:5年要增加2300亿营收

2021-12-21 09:48:29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四川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3.5 万亿元左右,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收入比重65%左右,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44% 左 右 。“4 + 6”现代服务业体系中的10个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比重7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比重达到40%以上。

中国牙谷拟上市三家企业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医疗康养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额由2022年的2795.3亿元,增加到5100亿元左右增长,5年增加2304.7亿元,年均增长16.5%。

《规划》支持中医药大健康产品开发和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和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目前涉足上述业务的川内上市公司有华神科技、康弘药业、科伦药业、汇宇制药、成都先导、迈克生物、康华生物、圣诺生物、欧林生物和苑东生物等。

除了相关上市公司面临机会外,早在1986年就进入医药行业的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同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集团现有全资子公司37家,与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平台。

《规划》提出,推进“中国牙谷”、

“医美之都”相关产业发展。“中国牙谷”已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口腔项目90个,26户企业的129个产品投放市场。预计到2025年,入驻企业超过200户,产值超过300亿元,培育民族品牌企业超过50户,上市公司3户以上。

在“医美之都”建设方面,据成都今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市医美机构达383家,医美机构数量、服务总量和产值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红旗连锁加大开店力度

在推动商业贸易转型发展方面,《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由2022年的4273.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6000亿元左右,5年增加1726.5亿元,年均增长8.08%。

《规划》明确,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下沉市(州)、县(市、区),发展城乡新型连锁便利店,提高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确定一批基础较好、积极性高、配套完善的城市先行试点。

上市公司红旗连锁在发展连锁经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渠道、成本、物流、品牌和管理优势。目前公司拥有西河、自贡、温江三个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了大部分商品的统一仓储与配送。

今年以来,公司加大了开店力度,上半年新开店264家,同比多开店135家,主要分布在大成都范围内。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有门店3590家(其中面积200平米及其以内的门店有2800多家)。同时,升级改造老店58家。

同为川内上市公司的茂业商业,截至上半年末拥有各业态零售门店22家,经营业态包括百货商场、购物中

心、奥特莱斯及超市;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包括自营、联营和租赁等模式。《规划》明确,持续推进宽窄巷子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标尺标杆建设,争创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纵深推进省级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到2025年,争创全国试点步行街1条,新增省级试点步行街15条。

到2025年,形成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级高端商圈1个,营业收入百亿元级、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级高端商圈20个,培育年交易额超千亿元交易市场1个、超百亿元交易市场20个。

成都银行开启“同舟行动”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22年的6.9%,增加到7.3%左右。

为此,《规划》明确,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布局资产管理中心、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功能性总部。壮大地方法人机构,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制上市。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提质增效。

《规划》明确,引导银行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持现代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开发多元化、多层次信贷产品,创新适应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这对于成都银行来说,既是责任也是商机。已经获得成都银行信贷支持的成都精灵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汶表示,成都银行通过“同舟行动”为公司新增2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率仅为3.915%。在银行优惠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预计公司今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2000万元,较上年增幅超过200%。

《规划》明确,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对国金证券、华西证券的投资银行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好因素。

《规划》同时明确,发挥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功能,进一步拓宽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依托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和新三板西南基地,提升资本市场综合服务能力。发展创业投资,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创新试点。(本报记者 杨成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