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10:58:16 来源: 文汇报
在试运行近三个月之后,历经一年时间开发的“早餐地图”昨天上线,成为上海智慧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张“早餐地图”,大约容纳了108家连锁企业总部的信息,有13152条固定网点、746条移动网点信息。早餐网点数量增多了,它直观反映出上海新一轮“早餐工程”的努力——今年已新增早餐网点1993个,累计达到2505个,早餐网点分布更均匀了,也越来越贴近这项民心工程的要义——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区域已基本实现每隔1000米左右设有早餐网点,让晨间的“烟火气”温暖人人。
数量扩容:步行15分钟可达早餐供应点
“早餐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落在城市空间里都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早餐网点。从网点分布看来,原早餐薄弱区域及“五个新城”被快速填满。
逸刻九亭地铁站店是最新上线的一个网点,一周前它才刚刚开业。走进这家门店,入口处即是口味丰富的烘焙产品,“阿拉用点心”系列是最新研发上市的,上海风味拿破仑、哈斗、老婆饼等10余款产品与市区门店同步上新。右侧则设了现制现售的热食档口,水饺、馄饨、面条在锅里翻滚,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从品类看,相比过去只有包子、杂粮煎饼、预包装面包等有限的选择,如今的早餐品类丰富度、品质感都大为提升。
“我们推出的早餐产品有100多款,仅现制饼类就有8种风味。”该店店长刘林力说,很多顾客专门绕道来门店,就是为了吃顿热乎乎的早餐,喝杯香醇的咖啡。◆下转第六版
汪林是逸刻网点开发团队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新的网点选址主要以写字楼、产业园区等白领聚集地为主,同时向薄弱区域以及特殊通路延伸,最近他们已进驻上汽集团、江南造船厂、浦东国际机场、强生出租公司等,不少网点也开在了“五个新城”,并通过数字化手段更好服务周边市民。截至目前,逸刻早餐网点已有近200家,其中超过30%为新增网点。
市商务委服务业处处长朱文群介绍,今年上海新增早餐网点1993个,累计已达2505个;新增复合门店634个,累计964个, “早餐工程原定的三年目标,不到两年已超额提前实现”。从地图的分布看,今年本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区域基本实现每隔1000米左右设有早餐网点、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可达早餐供应点的目标,基本满足市民群众早餐需求。
数智赋能:“早餐地图”提升精细化能力
从老百姓的感受度出发,新增的早餐网点向供应薄弱区域倾斜,但这也一度给相关企业带来困扰:有些区域人流是潮汐式的,专设网点可能入不敷出,如何破题?发展智慧早餐,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创新,成了必然趋势。
朱文群介绍,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建设,上海已形成五大智慧早餐模式。目前推广最快的是网订柜(店)取模式,即以便利店、超市、新零售等生活服务业态为基础,配套设置智能取餐柜,提升早餐功能。数据显示,目前重点早餐企业已布局网订柜(店)取点位1186个,累计1545个,计划明年再新增500个。这使得消费者可以在通勤路上下单,到柜(店)取餐,让后台的数据代替人“跑腿”,也避免了早高峰的长队。
此外,在商务楼宇、产业园区投放较多的智能早餐机模式,在张江、陆家嘴、临港等园区投放的无人早餐车模式,在青年公寓、科技园区、大学城等地投放的智能取餐柜模式,以及部分AI社区食堂模式,组成了强大的“智慧早餐”阵容。目前,上海已设置智能取餐柜900个,投放早餐自助售卖机及无人早餐车206台,极大降低企业门店开设成本,有效补充薄弱点位早餐供给。
从可感、可知、可及的维度入手,“早餐地图”服务则从用户视角出发,提供全上海早餐服务网点“掌上即查”的体验。记者打开“随申办”上的“早餐地图”,包括自助早餐机、智能取餐柜、汽车餐厅、社区食堂等在内的多种早餐网点信息都能“一网打尽”,还能实现地图导航。
作为平台和技术支撑方,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部长贝聿运坦言,这份“早餐地图”的难点在于对流动餐车的定位与管理。 “我们从接口动态获取餐车的GPS信息,对车辆进行动态轨迹跟踪,并可做到对餐车经营企业、经营品类、销售额、品类热榜等综合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展示。”
建设人民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份不断扩容的“早餐地图”,显示出上海早餐工程的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管理能力。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赖晓宜表示: “目前上海已建立起早餐网点信息更新机制,明年还将及时做好关闭网点信息删除、新建网点信息录入等工作,持续推进早餐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