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11:18:07 来源: 文汇报
再过十一天,便是2022年元旦。黄浦区瑞金一路121弄,68岁的徐转运套着“工作服”,手里拿着砂纸,细细打磨着一张自制的新茶几。心里高兴,手上便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旁,为新家做的两张椅子已刷好油漆,铺上防撞海绵垫,还悉心盖上枣红色的防尘罩,“就等新年搬新家了!”
老徐家所在的高福里地块,“二轮征询”酝酿期首日居民签约率就超90%,截至记者发稿时,已达90.5%。高福里地块,近十多年来,两次与旧改征收“擦肩而过”。居民们“踮着脚尖盼”,如今有望在今年年底前落定,终于盼来旧改梦圆之日。
截至目前,黄浦区今年旧改征收完成总量有望逾2.5万户,超额完成年初既定目标。
新椅子打好了,新生活也盼来了
徐转运,生在高福里,长在高福里,从没离开过。
在这幢快100岁的老房里,他一个人守着10平方米的小阁楼。室内没有窗,太阳照不进。摆设也简陋:斑驳的墙壁,四张凳子、一块木板拼凑成的简易床。睡觉、如厕、吃饭,全都在这个小隔间里。终日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的“蜗居”生活,让他把所有热情都倾注于自己的兴趣上——木工活儿。
“听说旧改消息,我就开始捣鼓新家具。我们这个地块好事多磨,现在一套桌椅打制好了,旧改也终于有望在年前实现。”老徐笑着说自己终于盼到了。
但也有老徐舍不得的,近70年岁月,邻里早就处成了亲人,人情浓得化不开。
离别之际,他自告奋勇当上了楼组长。为即将搬离的老邻居们修理家当,也做些居委会的宣传服务工作,“发挥余热,一点小贡献也为邻里间留点念想”。
75岁的高阿婆忙着拾掇旧家什。她说家里别的没啥,就书多。她熟练地捆扎、打包,一趟趟往外搬,乐此不疲。楼梯狭窄陡峭,每级台阶宽度不一,表面又累上了油腻,每一步如履薄冰。她家住三楼,每天都要上下好几回——做饭、烧水、倒手拎马桶。如今,这样的日子终于将一去不复返了……
签约只是起点,有需要肯定一呼百应
“新房借好了吗?”这两天,长乐居委会主任刘春香与居民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这两天熬夜服务居民签约,59岁的刘春香和70后值班社工张华峰,两人依旧稳稳“坚守”居委会。
在这儿扎根30多年,刘春香既是居民,是爷爷奶奶们看着成长起来的“小刘”;也是长乐居委会主任,配合着旧改征收工作,站在居民立场帮忙解决问题、争取利益。“她来讲政策,我们听得懂、信得过。”
如今,有的居民将陆续搬迁,有的还急着解决自己小家庭的“遗留问题”。居委会将继续守在这里,为居民们排忧解难。
长乐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耿文蕙介绍,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党总支与瑞金二路街道长乐社区早已进行党建联建,把临时党支部建在基地上。有独居老人搬场不便的,服务点也已配备好人手帮忙。
即便签了约,居民区原有的各种微信群始终活跃在线:新沪商义工群、社区志愿者服务群、乐享自治群……一切如常开展工作,“只要有需要,大家肯定一呼百应”。
“相遇相识就是缘,难能可贵留心间!” 72岁的社区志愿者陆光娟在志愿群里留下这样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