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1 10:59:23 来源: 文汇报
昨天,申城久违的阳光“探了头”。尽管街头还有些冻手冻脚,但延安中路,一片“仙境花园”引人驻足——继区域南部外围主要铁护栏拆除后,上海展览中心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于新春伊始基本完成,升级改造后的多片花园以全新面貌对市民免费开放。
步入正门,一片紫罗兰争相绽放,如同漫游紫色仙境。两侧花园及外围步道,各种灌木、乔木、花卉团团簇簇,辅以草坪、鹅卵石,错落有致,院落内已是盎然“春意”,点亮了整个街区,而上海展览中心这座建于1955年的优秀历史建筑,更宛若“她在丛中笑”。
不少市民游客趁着好天气前来走走看看:“暖意扑面而来,这大门一开,就是满满的春意和诚意。”
四季四景
把最好的人文景观留给市民
如今的上海展览中心,一步进园,低头见花。
不追求千篇一律的姹紫嫣红,而是“精雕细琢”不同植被,烘托出建筑的自然与本真。譬如,在主体建筑两侧,结合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绿植特别选用了一批高大的色叶大乔木,“撑起骨架,让广场更有气势,也展现城市海纳百川的大气魄。”负责绿化改造工程项目的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副总经理金轶峰这样说。
两侧的东、西花园则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保留原有大乔木的基础上,一侧运用了欧洲古典园林中常用的月季和黄杨组成的经典模纹花坛;另一侧则大胆将蓝紫色调的花境植物和古典整形灌木结合,打造出静谧与神秘。
友谊会堂东西两侧,花园引入了多处园林小品,草坡花境、阶梯式水景等,造型别致精巧。
把城市中最好的人文景观留给市民,背后还蕴藏“小彩蛋”。譬如沿延安中路主入口步入喷水池广场的短短20米距离,低矮可移动铁艺移门替代了原本封闭的铁门,沿街植被更增加了精致修剪的模纹草,将沿街围栏灵巧地隐匿于其后,“展现城市的‘暖意’和‘诚意’”。
修旧如故
见证建筑“最美的状态”
“当年,中苏友好大厦,7天出图,20天内开工。以10个月的建设速度拔地而起。”今年70岁的文强带着3岁的孙女来此晒太阳遛弯。年轻时曾在这里工作20余年的他,对过往的故事了然于胸。回忆当年,他觉得“简直是了不起的大事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在市中心的人们总能抬眼就看到这颗熠熠红星——就是中苏友好大厦尖塔顶端的红色五角星。”
眼下,不仅是绿化景观的打造,为了让市民游客见证建筑本体的“最美状态”,去年,上海展览中心启动了近二十年来的首次大修。上海展览中心设备工程部经理陆青告诉记者,最具特色的百米钢塔和红五星率先完成修缮。截至目前,东一馆、西一馆和序馆也已完成修缮。余下建筑也正抓紧完成修缮。
陆青介绍,单是水刷石外立面的清洗修补,涉及的工艺步骤就极其繁多。最重要的是分析原有水刷石的石子粒径、颜色和配比等,同时参照原有墙面,调配、试做水刷石小样,并经过有关专家评估认证后,方可施工。
预计今年底,包括友谊会堂、中央大厅西侧、东二馆、西二馆在内的建筑也将完成修缮。
一杯咖啡
营造能坐下的“小确幸”
不久后,市民游客尽情漫步花园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喝上一杯咖啡。
上海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伟杰说,拆除围栏后的上海展览中心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服务人民——使得自己的空间资源通过更多元形式,得到综合性利用?
“我们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改造,包括增设特色座椅。如果想更进一步,咖啡或许是最好的突破口。”据透露,东一馆首层空间内将划出120平方米空间,创新性地引入咖啡馆,对应结合室外平台设置咖啡外摆座椅,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休闲观景服务设施。
根据规划,未来上海展览中心的室外开放部分将包括景观区、休闲区、互动区、绿植区、停车区5个功能区域。在非重大任务和经营活动时段,每天7时至22时对外开放,社会公众可从南面延安中路主入口、4号门和北面的南京西路7号门步行进出上海展览中心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