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7 10:35:34 来源: 文汇报
《理想之城》是近期播出的很有代表性的一部职场剧。和同期播出的其他剧相比,它既没有涉案剧紧张激烈,也缺少家庭伦理剧的温婉细腻,却揭示了更加常态化的现实生活,时代感、都市感、职场感沉实绵密,跳出了此前“伪职场剧”的泥淖。
职场剧一直是国产现实题材剧的创作短板。这一状况即使在一些专业色彩很强的热播剧如《外科风云》《精英律师》《幕后之王》等作品中也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两部翻拍剧《安家》和《平凡的荣耀》深受观众好评,但毕竟不是完全的原创作品。近年来在原创职场剧的赛道上,2019年的《在远方》水准颇高,但却被市场所低估。在此情形下,《理想之城》的出现与得失就更值得重视。
职场叙事:超越“伪职场”情感剧
《理想之城》紧扣建筑行业造价师的细分领域来表现主人公苏筱的奋斗、挫折、历练与成长。剧中,苏筱对造价表“干净”的理解和追求始终如一,这在她负责策划撰写的每一份标书上都有鲜明体现——不是没有利润空间,而是讲规矩讲规则,挣钱挣在明处,显示出人物的职业意识、规范意识与现代理性精神。作品还以苏筱供职的有着两万多员工的赢海集团公司与天字号子公司为典型,细致曲折地展现了当下建筑领域集团公司内部、建筑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利益及立场,可说是冲突不断、危机四伏。
剧情前多半段表现苏筱的职场挫折与入职天成后的竞争优势与锐意改革,穿插表现了许峰的审计小组对天科财务进行审查却因一招不慎而功败垂成,这些都给全剧偏后半段董事长赵显坤下决心合并子公司、整合集团力量埋下了伏笔。职场叙事在《理想之城》中环环相扣、密不透风,扎实稳健,充满力度,而情感叙事则紧紧围绕职场叙事从容展开,有曲折有误解,充满激情也温馨动人,却决不喧宾夺主。
25集之后,苏筱的职场生涯一路开挂,实则是赵董事长手中的一柄锋刃——负责集团合并与改革。而这柄剑首先伤的就是苏筱自己,集团改革裹挟着利益、观念与立场的多重交锋,赢海是成为“一个员工和股东利益共同体的赢海”“还是一个只顾及股东利益的赢海”巧妙地回应了当下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思考与抉择,即,是追求共同富裕?还是少数人富裕、却罔顾更多的人?也让该剧的思考、格局与境界有如水中波纹一般渐次扩展,从个体奋斗、子公司与集团公司通过整合、重振雄风直至集团公司决策者对老员工、全社会表现出来的责任感。由此通过个体、集团、行业写出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写出了它的辉煌、活力、困境、忧思与未来。
人物塑造:女性见成长、男性见个性
当下剧集市场以女性观众为主体,这也让“女性题材”创作容易讨巧,而有些作品刻意迎合女性观众,多少影响了作品的人物定位、人物关系、文化观念甚至是价值取向。
《理想之城》在创作观念上努力打破刻板套路,从原小说《苏筱的战争》到现剧名的变化即能反映主创对作品的定位。作为新上海人,苏筱的奋斗靠的是个人过硬的专业能力。她的出场决不光鲜,职场失败、情场失意,连职场通行证——造价师证都被情敌扣押。然而,越是处境艰难,越能表现出人物的坚韧个性。美术馆项目她以通宵达旦、连续作战的韧劲完成了优秀标书,一举战胜能力超群的天科夏明。同时,苏筱也从一个凡事较真儿,单纯干净,却缺乏全局观与适度变通的职场菜鸟,到逐渐明了“成熟的麦穗懂得低头”再到能够忍辱负重主持推进集团改革。苏筱的成长不只是职场权位的升迁,更重要的是她的心性、胸襟、情怀与境界的提升与进步。
人物塑造的成功,还体现在该剧人物群像中几乎没有纯粹功能性的工具人或过场人物。很多人物看似普通,其实都有其特色与意味,也因表演上乘,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谓“理想之城”,也是一幅赢海高管们的职场现形记,从中道出了集团守成之艰、发展创新与人才迭代之难,有着丰富的思想启示价值。高管有共同利益,但更有本位利益,文化程度、性格差异也甚大。徐知平位高权重、善于制衡,但有大局观、以集团利益为重;这就与精明能干却私欲膨胀的汪明宇形成鲜明对照;黄礼林粗鲁江湖、势利直接,但对外甥夏明却全心呵护;汪炀和黄礼林一样文化不高,但宽容耿直、知人善任,同时惰性大、得过且过,与黄礼林判然有别。再如地产老总林小民,本位意识强,善于周旋,正是赵显坤批评的“我字当头”,其他如副总经济师赵鹏则是处心积虑、与汪明宇同属结党营私的一类人;而人事总监玛丽亚英文不离口,处处显示其海归身份,有矫揉造作的一面,但她规则意识很强,同时也有善于变通、及时调整姿态的聪慧……高管层的各色人等尽皆亮相表现,群像戏格局开阔、耐人寻味,其魅力远超单一的“大女主”与“情感戏”。
突破瓶颈:需剧集品质与大众审美共同提升
必须要指出的是,《理想之城》的创作仍然留存着一丝犹疑气息,也标定了该剧从“伪职场剧”“悬浮职场剧”向“真职场剧”的进化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过渡期的某些特征。
具体来说,首先体现在与苏筱形成对照的吴红玫这一人物身上。吴红玫是典型的小镇青年,没有“美强”只有“惨”和普通,剧中一再渲染其衣着装扮、被玛丽亚嫌弃、生活困窘等尴尬状态,丈夫小北平庸、不上进、抠门儿,总之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有真实生活的基础的。但在作品接近结尾时,为了让董事长赵显坤与红玫之间来电,竟让一个年过半百的商场精英“失能”到连鞋带都不会系了。这样的审美表现就又折回到之前的老套路上了,霸总不爱美丽能干的苏筱,却喜欢烧一手好菜、不争不抢的红玫,多少透露了编剧对女性成长与独立的犹疑态度。
其次,创作者给予苏筱这位“理想之城”的坚守者、理想主义化身的助力是全方位的,越到后面越给人以过于幸运之感。试想在建筑这样的传统行业里、短短两年中就做到集团副总经济师是多么小的概率。接近结尾时,苏筱更是肩负起开启子公司合并、全员持股的集团改革,专业跨界之大、责任之重都令人叹为观止。现实题材需要理想主义光芒的灼照,但过亮的光芒有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可信度。
再者,作品聚焦赢海集团内部的竞争竞标的笔墨较多,但对行业竞争、社会问题的表现却较少,也就无法对集团为什么遭遇发展瓶颈、各个子公司何以无一例外地面临经营不善这些问题提供深刻而可信的解释。同时,作品最终给出的全员持股的改革方案确实有现实中的样板,但也并不像想象得那般简单易行。员工股权与年资、身份、级别、个人贡献等如何挂钩及分配一向是个复杂工程,恰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需要有思想发现与精神灼照,真职场剧作为现实题材剧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对社会生活、职场运行有真正的思考与洞见,才能有建立在此坚实基础上的审美发现、提升与表达。
由于创作者的犹疑不定,使得观众在对这部剧的接受上也同样显示出一种犹疑与疏离。按说观众苦“伪职场剧”久矣,但面对《理想之城》,观众的追剧热情似乎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当然,除了剧作本身的原因之外,真职场剧大多没有随时可以进入的热闹,而往往是静水深流,富含精神思考与严肃探索,正如前文述及的《在远方》的遭遇,耐心与思考是观剧的必须,抱着“嗑孙俪和赵又廷CP”目的的观众必定会有所失望。也因此,国产职场剧的春天一定要以剧集品质和大众对职场剧审美素养的提升为前提,二者缺一不可。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