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0 14:03:38 来源: 资本邦
网络热点年年有,今年尤其多。这不,腾讯又双叒叕摊上事儿了。
近期,腾讯或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家游戏巨头,腾讯暴利的游戏业务常常引发关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全民讨论。据悉,这已经不是互联网企业第一次传出涉及民事公益诉讼。
去年年末,快手因涉及侵害儿童个人信息被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今年3月份以和解结案。
腾讯或涉民事公益诉讼
日前,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公告称,腾讯微信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微信迅速回应称:将认真自检自查微信青少年模式的功能,并且虚心接受用户建议以及诚恳应对民事公益诉讼。同时将借此机会广泛收集用户反馈,不断完善对青少年的各项保护措施。
8月7日,微信官方公众号“微信派”称,公司于8月7日成立“视频号青少年模式优化小组”,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体验,升级以下三项措施:
(1)强化视频号青少年模式弹窗提示功能,并持续丰富视频号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建设;(2)优化青少年模式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提供更多强验证方式;(3)完善视频号青少年模式下的使用时长限制及宵禁功能。
(图表来源:微信派公众号)
目前来看,事情并未严重到“起诉”的地步。据了解,在30日的公告期内,检察院还需要对案情进行进一步审查。如果审查中有发现不存在违法行为的或公共利益已得到保护的等情况,检察院就会终结案件,不会推进到起诉这一步。
但同样,如果检察院发现公共利益仍处于被侵犯的状态,即使没有适格主体,检察院自己可以作为公益诉讼人发起诉讼。
游戏行业迎强监管
腾讯屡次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与国内的游戏行业已经进入强监管阶段不无关系。
2018年3月,国内游戏版号审批暂停,同年12月重启版号审批后,游戏审批趋严,游戏著作权保护日益强化。
2019年3月28日,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希望该系统能够成为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神器”。
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游戏账号实名注册制、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等从六个方面防止未成年沉迷网游。
2021年6月实施的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再次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2021年7月,中央颁布了教育“双减”政策,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
此外本月初,有关游戏“精神鸦片”一文经媒体发布后引发社会巨大反响,该文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并以腾讯旗下游戏《王者荣耀》为例,引发市场对游戏监管进一步增强的忧虑。
作为游戏行业内的翘楚,在强监管来临之时,腾讯常常处于风暴的中心。事实上,近些年来,腾讯为合规经营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比如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该公司已设立成长守护平台及健康系统,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2020年6月,腾讯公司在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及宵禁基础上,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完善用户身份识别技术,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甄别,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的用户将受到游戏内健康系统的限制或无法继续充值;并陆续上线语音画面双提示等功能以防家长不知情验证,已覆盖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内的超百款移动游戏。
目前腾讯预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腾讯2020年财报显示,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腾讯中国网络游戏流水的占比为6.0%,其中,16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流水占比为3.2%。受新规限制,平均每天有1784万个未成年账号因登录时长“超标”被“踢”下线。
此外,腾讯未来将从爆款游戏《王者荣耀》试点,逐步面向全线游戏推出“双减、双打、三提倡”的七条未成年保护措施。
从商业角度来看,资本邦分析认为,游戏业务作为腾讯的“现金牛”贡献良多,即便针对未成年人的游戏监管升级,由于未成年人游戏收入贡献较小,因而对腾讯的短期收入影响有限。
最新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腾讯营收1353.0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5%;其中,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7%至436亿元,游戏业务继续保持增长。腾讯一季度净利润为477.67亿元,同比增长65%,该公司在商业上继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