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11:45:2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医生在药房给患者取药。新华社记者 林 宏摄
“超出预期”——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这样评价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情况。
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已经在“4+7”共11个城市步入落地实施阶段。截至4月14日24时,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数量达43824.97万片/支,总金额5.33亿元。
集中采购能省下多少买药钱?药品降价后,质量和供应是否有保障?药品集中采购的好政策何时惠及更多地区的患者?对此,民众有许多期待。
药品价格趋向合理
在集中采购中选的25个品种里,有3个品种为原研药,其余22个是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平均降幅达52%。例如,国外药企阿斯利康的非小细胞肺癌药吉非替尼片经集中采购后降价76%,由2280元一盒降到547元一盒。
北京是集中采购试点城市之一。北京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表示,药品降价落地实施后,大大降低了癌症患者的负担。“像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等抗癌药,过去患者吃半年可能就要花10万多元。现在一下子就省了八九成。这给很多患者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也超出了预期。有关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实,如医保预付、医院使用以及回款等。从效果来看,试点地区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陈金甫说,中选药品的实施情况,消除了外界对于医院采不采、用不用的担心。
中选药品的大幅降价,也加速了市场上非中选的同类药品降价。国家医保局的有关意见提出,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向支付标准趋同。
例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格列卫),通过集中采购,中选企业江苏豪森药业的价格为每盒623.82元,价格比之前降了一半多。中选药品的价格“跳水”,也使得瑞士诺华的原研药价格降低了约30%。与此同时,正大天晴、齐鲁制药等多家国内药企的仿制药也应声调价。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带量采购影响下,药品的价格将趋向合理,患者的用药负担将得到减轻,医院和医生的诱导服务和过度浪费等灰色空间也得到了压缩。与此同时,带量采购节约了大量医保开支,国家将有更多资金投入产业创新。
质量供应“不打折”
25种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和供应,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药品价格打了折,质量会不会“打折”?
事实上,此次“4+7”集中采购试点是在国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取得明显进展、部分仿制药达到和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的。在保证药品质量及一定销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药品价格。而在中标之后,试点城市也加强了对中选药品生产流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中标药品展开全品种覆盖抽检。
如何确保药品供得上、医院和医生愿意用?
据悉,此次试点采用了“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组合措施,有关部门在试点启动之前,对中选企业和相关药品的生产情况进行了摸底,对企业库存进行定期跟踪,保障中选药品的供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卫健委部署了推进“4+7”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关于药品使用的两方面措施。“一是监测药品使用情况,一是取消了影响药品使用的政策门槛,如原先规定的药占比、医院用药种类数量等。”曾益新说,将继续做好监测和调研,通过三医联动机制,把药品集中采购的好制度进一步拓展,发挥更大作用。
循序渐进扩大试点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是政府为解决“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所做的解决方案之一。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完善集中采购制度,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
试点城市之外的患者,能否尽快享受价格更合理、低廉的优质药品?陈金甫表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抓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
对此,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药品集中采购及使用试点,是一项触动存在已久的药品流通领域格局和秩序的改革。政策的推进应循序渐进,确保药企合理利润,给国内医药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适应期。随着药品价格降至合理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培植医药企业规模集中。
陈金甫说,在推进集中采购的过程中,要考虑价格对供应的影响。“如果价格过低,企业没有积极性,就会造成药品短缺;如果价格不能合理地体现竞争,就会造成价格虚高,增加老百姓负担。因此,要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总结各地区试点经验,检验各项试点政策配套措施的持续性功能。”
从医保准入谈判到抗癌药零关税,再到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正式落地——抗癌药和“救命药”降价的“组合拳”频频出击,正在持续为患者“减负”。(记者 刘 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