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富有商机 市场看好、企业数量井喷、资本涌入

2019-11-28 10:13:42 来源: 经济日报

智能化垃圾箱在杭州市余杭区金帝海珀华庭小区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王轶辰摄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推出的垃圾分类新政不仅成为普通百姓关心话题,也再次将垃圾分类行业推向了关注焦点。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今年共有6948家新成立的垃圾分类相关企业登记注册,其中仅广东省就有837家。同时,代扔垃圾、垃圾分类小程序等新兴商业服务和模式纷纷涌现。市场看好、企业数量井喷、资本涌入,垃圾分类行业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行业壁垒有哪些、什么样的模式才可持续?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城市垃圾清运量为2.15亿吨,其中56%采取填埋方式处理,焚烧和回收利用方式占比仅约40%。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探索合适的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方式成为当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今年6月份,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2年前,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随着一系列“真刀真枪”的政策实施,我国垃圾分类进程明显加快。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4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699.3亿元,收运转运体系建设投资257.8亿元,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83.5亿元,垃圾分类示范工程投资94.1亿元。这意味着垃圾分类行业迎来了新的市场机会。

“定时定点扔垃圾不方便”“垃圾分类复杂”……这些都是市民吐槽的热点话题。能否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是此轮垃圾分类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垃圾分类企业突围的机会。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居民构成多元化使得垃圾分类难以协调,总是会出现一些个体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分类。虽然可以通过处罚和监督等手段来强制居民垃圾分类,但是管理成本高昂。因此,推动居民自觉参与分类很关键。

记者采访发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金帝海珀华庭小区早早引入了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智能化垃圾箱,居民用积分卡扫码分类投放垃圾还能赚取积分兑换礼品。

该垃圾分类项目宣传员沈觊燕告诉记者,目前该小区居民参与度非常高,通过引进智能设备,实现了24小时无人看守智能投放,不仅提高了分类效率,节约了人力,同时对鼓励居民养成良好分类习惯有极大推动作用。

在大多数人看来,“收垃圾”是一个毫无技术门槛的生意,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却并不认同,“光拿硬件来说,要做到精准的动态称重就比较困难。尤其在高频使用环境下,对设备精度、敏感性要求都很高。此外,后端运营也需要有经验的团队和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辅助。”

“智能垃圾箱有助于改变居民的垃圾投放习惯,使垃圾投放点摆脱对保洁员、志愿者人工值守的依赖,逐渐向无人化、自助化方向发展。”王永说,运用技术手段为垃圾分类提供保障,可以从源头解决当下居民“不分类、分类难、时间不方便”等问题。未来要探索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减量化、无人化、便民化等方面寻找到平衡点。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