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药”受资本青睐 但国内尚无产品上市

2022-07-27 09:09:11 来源: 金融投资报

7月25日,云南白药(000538)发布公告称,将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相关工作,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华为外,BAT等多家互联网巨头已入局这一风口,但目前国内暂无AI制药产品上市。有专家表示,AI制药有助于缩短创新药研制时间,进而节省药物研发成本,AI技术和药企的深度合作,对我国新药研发将是一大助力。

华为跨界医药领域

7月23日至24日,以“创新驱动新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峰会上,云南白药与华为签署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合作协议》。

云南白药作为传统制药企业,在中药及植物领域耕耘数年,拥有多个植物标本数据库;而华为在AI辅助药物研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案例。协议中写道,云南白药将与华为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协议规定,华为应发挥其在ICT产品及解决方案、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和云计算等方面的优势,为云南白药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协助云南白药构造、提升业界领先的信息化能力。

至于两家分别投入多少,是以怎样的方式达成合作,协议中并未写明。今年5月,云南白药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将围绕着“1+4+1”战略,做好企业转型和发展。“1+4+1”战略中最后一个“1”是指数字化技术。公司会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前沿数字化科技引入到研发与经营的各个环节里。

“AI+新药”受资本青睐

近两年来,国内AI制药风起,赛道正在极速扩张。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国内AI制药赛道的投融资额超31亿元,同比增长近7倍。与此同时,AI制药领域融资热度不减。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国内AI制药领域共发生34起融资事件,涉及融资总金额约84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约2.5亿元。

在AI制药领域,初创企业颇受资本青睐,超七成获投企业处于早期轮次。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冰洲石生物科技等初创型AI药物研发公司在过去几年里频繁斩获融资。其中,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已拿到D轮融资,融资金额分别超3.79亿美元、8亿美元。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国内医药行业在“AI+新药”研发领域的跨界合作也在增加,如恒瑞医药与百奥知、豪森药业与Atomwise的合作;药明康德和Schrdinger合资成立了Faxian Therapeutics,将药明康德的 先 导 化 合 物 优 化 服 务 与Schrdinger的药物设计软件平台相结合,从而加速新药发现。

互联网巨头不遑多让。除华为外,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试水这一赛道。2021年8月,腾讯AILab与成都先导合作完成业内首个经试验验证的骨架跃迁分子生成算法;2018年9月,阿里云宣布与正大天晴合作AI制药,2020年1月,阿里云又与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合作开发AI药物研发和大数据平台;2020年,百度联合创立百图生科进军AI制药,2021年,百图生科、维亚生物和许大强博士团队联合建立了新型生物医药公司——索智生物。

国内尚无产品上市

AI制药的兴起原因有很多,除了近些年来AI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也离不开新冠疫情的推动。新冠疫情发生后,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企业试图通过将其业务和AI相结合,加速药物研发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有不少企业入局AI制药领域,但目前我国仍无一款公开上市的AI制药产品。我国的AI制药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曾分析称,大数据与AI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前景是光明的,不过受制于生物学的复杂性和临床数据库的缺乏,这些技术主要应用在药物发现阶段,临床试验是目前AI应用的“卡脖子”环节。

一位不愿具名的生物医学领域分析人士对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人才问题或许是制约AI制药发展的最大阻碍。AI新药研发兼具信息科技和医药双重属性,需要一批既能掌握AI前沿技术,又精通新药研发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相关产业起步较晚,行业尚未建设成熟,人才需求缺口较大。

对于华为此番与云南白药的合作,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华为入局AI制药领域的关键,但华为是否会将AI制药放在公司战略位置还有待商榷。“正如去年互联网巨头集体造车一样,BAT都进场,但真正把造车放到公司战略位置上的不多。AI制药是公认的烧钱赛道,华为究竟是追风口还是会持续投入,还要看下一步的动作。”(本报记者 薛蕾)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