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0:35:36 来源: 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部分游客的素质缺位让青藏高原变得越来越脏,河南90后小伙武相宏深感“不爽”,辞了职,借了网贷来到可可西里,不顾辛苦,用自己捡垃圾的实际行动净化这片雪域圣地。事迹发酵后,网友议论纷纷,有人夸赞武相宏是一股清流,有人则称赞他是凡人英雄,“单打独斗式的环保”和“网贷公益”也引发争论。
当事人最新回应:事前已预计所有情况,等明年夏天再上高原
新藏线、滇藏线和青藏线都留下过武相宏的足迹,目前他已经离开无人区,正在格尔木一家太阳能发电站做兼职。回顾起在可可西里的环保经历,武相宏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这一切都是从对雪山下垃圾的“不舒服”开始,他“想着能做点什么”,一直耿耿于怀,成为心里一道坎。如果做不了,“心里就不踏实”,所以要“做完了再去挣钱”。
武相宏自称是一个不好世故的人,喜欢独处,“了解世界的规则,却不去使用它。”在前往可可西里做“清道夫”之前,他就对前因后果做好了考虑,对其中的艰苦都有所预计,在发生“搓火”的事情时,他最后也能理解。武相宏曾与一位摩托车手发生争执,对方拒绝听从劝阻,执意丢弃垃圾,让他有些恼怒。
武相宏坦承,自己的行动也有私心,但更希望事情能影响更多的人。登上网络热搜后,他收到了来自网友的不少赞许和支持,让他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意义的。武相宏将今年的可可西里清道之旅视为一次个人实验,等回家考取驾照后,明年夏天开着自己的货车再上高原。
可可西里管理处:个人努力微薄,污染治理需要国民素质提升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嘎玛才旦,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尽管武相宏一个人的努力对于治理污染来说是杯水车薪,但他的行动让人们关注到了青藏沿线的环保隐忧,功劳不可小觑。
嘎玛才旦同时也表示,管理部门并不提倡个人在高原上独自穿行,这种行为稍有不慎就容易被肺气肿、脑水肿等疾病找上门,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管理部门在对武相宏的举动表示称赞的同时,也呼吁其他人不要蹭热度,不要效仿,治理青藏公路沿线的污染,还是要依靠制度的力量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造访青藏高原的游客年年增多,给负责青藏公路沿线清洁的青藏公路局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嘎玛才旦介绍,目前青藏公路局的各工区、各路段工人、公路沿线区县的牧民都参与到了垃圾捡拾等作业之中,但无奈于“清理垃圾的速度远不如扔垃圾的速度快”,垃圾遍布的景象仍常常可见。
嘎玛才旦说,未来管理方将出台更多规章制度,也希望通过立法手段,规劝游客不要乱扔垃圾。此外他寄希望于国民环保意识的提升,这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渠道之一。
环保界业内人士:借贷公益模式不可持续,社会机制参与将发挥更大作用
有时候,单薄的个人力量也能够推动历史的进步。“看了报道后非常感动”,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同时例举了重庆吴登明老先生的事迹。吴登明曾不顾利益集团威胁,对川西滥伐天然林进行勇敢揭露,震惊一时,促成了四川下令全面禁伐天然林,保护了亿万生灵的栖息地。
而对于武相宏,马军表示,在感动之余,他还有一丝担忧。武相宏并没有太多的资源,“他后面的生活应该怎样维持?”马军直接点明,依靠网贷做环保,可持续性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可复制性更是无从谈起。需要人们思考的是,“有没有新的方式能让年轻人满足心中的渴望,为环保增添一份力量?”
马军介绍称,目前社会上已建立起不少机构和机制,为环境保护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例如阿拉善SEE基金会发起的“创绿家环保公益创业资助计划”等公益团队资助计划。热心于环保事业的年轻人可以尝试申请,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助力自己的目标。
心理专家:公益事业需要心中信念,躲避现实并不可取
面对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的采访,北京心灵时光心理咨询师穆楷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武相宏的举动进行了分析。穆楷表示,武相宏的行为可以从动机与责任感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考察,前者可以拆分为信念、炒作与社会性退缩。社会性退缩是对现实世界压力的逃避,为躲避现实生活而做公益并不值得提倡,最好的状态是依靠心中的信念和切实的力量。
穆楷也表示,我们的社会对偶尔跳出生活常轨的行为越来越宽容了。“每个人都有特点和个性,可以自己选择生活,任何人都应该尊重。唯一的底线是不要伤害别人。”再加之,疫情对人们规划的打乱,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生活的不平顺,而在穆楷看来,武相宏的亮点就在于找到对大家都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很有价值。
对于武相宏先清扫可可西里,再挣钱的执念,穆楷建议,人们应避免凭着感觉做事。“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所有的情绪,感受真实的现实生活,不要被感觉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