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16:20:32 来源: 义乌商报
红灯笼挂满古建筑。
宽敞又古典的戏台。
水街上游人驻足嬉戏。
“水兴百堂”处云雾缭绕。
特色铜像俏皮可爱。
地涌金莲元素独特而大气。
清澈的流水经过石桥。
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条街,那里古朴又热闹,人流沿着溪流汇聚,烟火气把整条街熏得热气腾腾的,让人移不开眼,佛堂镇的蒲川水街就是如此。这条靠溪而建的小街,在经年累月的漫长“手术”中脱胎换骨,在一次次的取舍与添彩中逐渐增色。走近她,探索她,在古与今的摸索中读懂她,或许解开历史的密码,便能寻得蒲川水街的别有洞天、杏花春雨。
“脱胎换骨”的蒲川魅力
东风河古时便称为“蒲川”,古有诗词描述“数里蒲川秀色浓,猗猗绿竹映重重”,讲的就是东风河从老市基到大成中学这段老水街旧时竹林郁郁葱葱,水巷古韵封存。水巷遗留的记忆除了延绵的竹林,还有的就是水边的老埠头、石门洞、邻水的商堂等等。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蒲川边的王蒲潭村村民们喜欢在溪中嬉戏、盥洗。溪边有好几个埠头,村妇洗衣洗菜,打水淘米全上这儿。孩子们喜欢在这儿钓鱼、挖塘泥,俨然一幅悠然恬适的乡村景象。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义乌江的木船能撑进蒲川,在新南山的家用埠头上岸,也有在溪边埠头修好的木船重新驶入义乌江,载着溪边一家人殷切的期盼,驶往充满希望的远方。
后来,居民把贯穿此处六七米宽的东风河,用水泥空心板盖住,不多久,窄窄的一条小巷内,开出了100多间店铺,270余家经营户。逢年过节,民间的草药、游医的膏药、补鞋摊、修锁摊、裁缝铺、拉面馆、牙科诊所、坚果铺等等商铺林立,这里也逐渐成了年货与日用品聚集地。
水运的畅通为蒲川带来了近30年的持续繁荣。不过后来,蒲川因“脏乱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2016年东风河整治,蒲川才得以“脱胎换骨、焕发生机”。
而今,这条长约415米的蒲川水街,却汇聚了许多特色与民俗,还与宗教文化起源有关。相传,古时候,达摩为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而投磬江。当地百姓为纪念的救世之恩建了“渡磬寺”。由此,古镇因佛而建,后来香火日盛,渐成集市。后人思源,集市遂名“佛堂”。为将佛之元素融入水街造景,设计者以佛堂定名的典故为序曲,揭开蒲川水街悠久的历史。这里,金莲的雕塑、百子地灯、景观莲池以及九莲涌泉等元素,都展示了佛文化的深厚。此外,这里还嵌入了卖货郎雕塑、手工艺雕塑及竹制工艺品展示区等等,结合当地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体现了当地民居文化氛围。
“去佛堂玩我更推荐夜晚去,这里的夜晚灯光太醉人了。”当地人说。每到夜晚,老市基广场的灯光通过“湖蓝光”塑造整条河道岸线,串联起整个商业街区的夜景节点;雾森弥漫的莲花池内,莲花随着音乐盛开,灯光亮起,喷泉涌现,神秘而生动;“水兴百堂”处,灯光色彩塑造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场景,游人集聚之时,雾森和激光亮起,让人仿佛误入了“时空隧道”。
彩光、秀水、楼阁、庭院、祥云、宝莲、石幢、翠竹……千变万化的水街样貌,似一面镜子,映射出这里的历史人文与远去的民间故事。
市井蒲川的烟火气
这一头,是青砖黛瓦,游船码头,古朴老街,饱含古典韵味;那一头,是典雅民居,车水马龙,彩光如昼,不失现代风情。人们欣然接受着佛堂古镇的吐故纳新,追寻来自乡愁的味道。
蒲川水街需要细品,“文艺典雅感”“历史厚重感”是她的代名词。据悉,蒲川水街是佛堂老街的传承和延续,亦是老街的创新。穿梭整街,这里傍水而筑的植愧堂、茂德堂、新南山民居等著名历史建筑保留完整,为整条水街增添了几分雅致。由北往南穿行,老市基广场、地涌金莲、幻影活字、蒲川修竹、画江流水、水兴百堂等六景串联成线。无论何时,这里都有不少游人驻足停留,拍照或嬉水,品尝美食或直播打卡,欢声笑语环绕在水街周围,与夜晚水流中升腾的水雾相融合,和睦且美好。
“记不清多少年前了,这里以前可是一条集市老街呀。”佛堂人王大伯踏入水街的大门。看着古朴的阁楼与木雕风格,新鲜的灯光与水雾设计,王大伯沉浸其中,随着人潮涌动,差点与妻子走散在这短短水街中。嗤笑之际,只能感叹时光飞速,佛堂发展令人惊叹。
嘉庆《义乌县志》曾有记载:东西水栅市声闹,小镇千家抱水圆。如此生动的市井写照,形容的便是过去市集的兴旺与繁荣。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佛堂人靠水开路,更靠船谋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多的时候,500余艘船在码头过夜,1000多个扁担挑夫在这里讨生活。源源不断的人流与船只,聚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气与商机,饶有人间烟火气。
拥抱蒲川的历史与未来
在蒲川水街,往任何一处小巷弄里钻进去,你会发现,这里一角静谧的古建筑之间,与水街的热闹仿佛隔了两个世界。这里古建筑的肌理保留了当地的传统风貌,也为蒲川水街的建筑风格打了个底。
“在这附近,隐藏了几处秘密联络站。”一位老学者向我透露。于是,择一日前往,东风河畔,王蒲潭村内,笔者找到了这栋略显老旧的小院。走近一看,藤蔓的枝叶早已枯败,荒废的小院内,镂空的双排木门虚掩着,里面,长久无人打扫的房屋略显苍凉,覆盖了厚重的历史感。据悉,这里曾是抗战时期佛堂党组织建立的秘密联络站——中共义南王蒲潭秘密联络站,这也是佛堂镇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个秘密联络站。
王蒲潭水竹里49号秘密联络站成立期间,地下党工作者通过秘密联络站及时传递了许多党的重要指示,护送了许多地下党工作者和革命者到金义永东各地。这片土地,出现过不少对义乌影响较大的红色革命人物,包括中共金属地区特派员陈雨笠、中共路南区委书记黄潞、佛堂区区长王风等。为保留红色历史,佛堂镇积极将其打造成为红色教育旅游景点,提醒世人记住历史,展望未来。
历史是赤裸裸的,无论走到哪个角落,我们总能看见历史的影子。据悉,在蒲川水街最北侧拥有800年树龄的大樟树处,也曾发生过令人难忘的悲惨往事。史料记载,1941年4月17日上午9时,日机空袭义乌县佛堂镇。这天是佛堂镇集市的日子,镇上人山人海,日机入侵之后,人们在荒乱中正准备逃跑,但对于早有准备的敌人来说,跑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日寇在人流群密集的老市基投下一颗炸弹,结果掉到了猪市场里爆炸,当场炸死平民120余人。这些充满血与泪的历史,淡化在了时光里,却深刻地印在了史册中,刻在了大树、古建筑的纹路上。
另一头,蒲川水街上游人如织,比肩接踵之间,许多博主在各社交平台上炫出了这里的靓丽与精彩,一波接一波的旅游团队积极前来打卡,佛堂又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地。也正因此,蒲川水街的历史开始被人关注,佛堂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所知。蒲川水街效应,将再次刮起一股旅游新风,带领当地走向共同富裕。(王佳丽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