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太湖之恋》:书写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

2021-12-30 11:06:16 来源: 文汇报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多少生活在长三角的人,从小会哼唱这曲评弹。现在,歌词所写便是太湖流域真真切切的实景。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出品创制的三集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将于2022年1月4日22时在东方卫视开播。该片以太湖水的变迁、以太湖之美,描绘新时代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三集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每集45分钟,从水利、物产、环保三方面描绘太湖之美,记录近年来太湖流域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作的努力。

昨天下午,纪录片中的几位主角——太湖蟹农龚炳根、安吉春林山庄老板潘春林、宋锦的“活态保护”第一人吴建华、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纷纷走进上海的看片会现场,分享他们的太湖故事。水清蟹肥美,山青人乐居;宋锦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在古老的课植园绽放新生,人们临水听曲,曲音穿林渡水而来……太湖之美,最动人处莫过人民安居乐业的岁月静好。

以太湖之美,书写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2020年3月下旬,万物生长的季节,安吉白茶正式开采。《太湖之恋》开机拍摄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三月龙芽占春枝”。总导演刘丽婷说,第一站选在安吉,因为那里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

开机第一站选在安吉,纪录片的第一个镜头则从淼淼茫茫的太湖水上开始。轻舟推开碧波涟漪,4K镜头的航拍下,《太湖之恋》笔触温暖、画面唯美,在人文荟萃的江南,荡开了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比如第一集,纪录片将江南地区长期以来人与水的共生关系娓娓道来。5000年前,中华先民驯服了不羁的洪水,璀璨的良渚文明诞生,实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近2000年前,太湖边的先民溇港圩田,将浩渺泽国改造成鱼米之乡。

眼前美景忠实收录着今天的生态长卷。但曾经,太湖水的污染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副局长朱威说,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太湖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维系生态平衡和优美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两山”理论在太湖流域正式提出,一系列标准最严格、手段最严厉、监控最严密的政策相继出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成为太湖流域污染防治的亮点。“太湖流域生态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比如太湖的供水人口涉及1700万,太湖治理好了,供水水质提高,直接关联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时,太湖水质改善,人民生活在更优美的水生态环境中,生活也更惬意。”

纪录片《太湖之恋》便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进程”为样本,以太湖之美,展现环太湖流域城市在打好太湖水治理攻坚战中,率先走出的这条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用普通人的故事,记录太湖流域锦绣丰饶的生活

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如何在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兼得物理空间的创新发展与精神层面的诗意江南?植根这片土地的人民,如何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实现更为锦绣丰饶的生活?

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纪录片《太湖之恋》把镜头对准了守护着也眷恋着这方水土的太湖儿女。

安吉余村的潘春林当年在矿场开拖拉机,转型后他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如今的“春林山庄”在十多年的生态修复后宾客盈门,年营业额近千万元。湖州高新区的蟹农龚炳根拆了太湖里的围网,带着他的螃蟹回到岸上“二次创业”,坚持生态养殖的他现在收成多了两成,还成了当地的“蟹王”。南太湖的渔民姚国庆响应太湖岸线综合整治整体搬迁的号召,放弃了以船为家的生活,住到了岸上的渔民新村,现在的工作是照料景观风帆渔船,他的身后是游人如织的亲水岸线和新地标月亮酒店。鼋头渚景区的蓝藻打捞队长王建伟皮肤黝黑,已经坚守了15年,他说没有一片蓝藻能逃过他们的眼睛。还有中科院湖泊所59岁的研究员秦伯强,他以湖为家、潜心研究,提出了很多良方,使太湖治污由粗放转向精准……普通人的故事,就是太湖流域经治理改善后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宏说,《太湖之恋》摄制组走遍太湖沿岸400多公里的水岸线和周边所有的重要城市和村镇,就是在寻访这些鲜活的人与事。“希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下的环太湖地区发生的变化进行小切口、接地气的讲述,挖掘普通人的故事,见微知著。”

记者了解到,全片拍摄记录了近30个太湖流域鲜活的人物故事,采访了十多位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包括葛剑雄、王战、阮仪三、姜波、闵庆文、任文伟、范恒山、吴文庆、朱威、潘迎捷等。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