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霸主”万邦 郑州农批业还有不少“诸侯”

2022-07-28 07:54:39 来源: 河南商报

郑州农批的新老交替,绝大部分是踩着老市场的衰败节点顺势做出的新市场承接。

一个新市场的成功,背后以一个老市场的消亡为代价。这中间,充满了成王败寇的一声叹息,更激荡着江湖的无情厮杀和生死博弈的商业哲学。

郑南

“十八里河的水果,郭小寨的肉,杨垛的菜”

2011年,小李庄村领导杨国强雄心勃勃,集资2亿元,从侯寨乡罗沟村拿地150亩,筹建了号称郑州西南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罗沟市场开业几年后,城区内的双河市场、岗刘市场先后搬迁,商户流向罗沟市场,一举将市场从培育期赶至红火期。但市场最终走向终结,亦是源于一场外迁。运势没有维持多久,该项目被划入华侨城征地范围,只经营5年多,市场以断路封门的不体面方式,匆匆关停。

老市场关闭,却成就了新市场。从罗沟郑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流出的这800多家商户,喂饱了周边市场。整个市场60%以上的商户,跟着领头人往西南走了8公里,看上了郭小寨。彼时这是报废车站空下来的闲置地块,领头人手握商户资源与地块持有人谈合作,后者提出愿迁此的商户数量必须达到六成,才同意合作。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郭小寨农贸市场。

而罗沟市场大部分蔬菜商户,则搬到了位于杨垛的侯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扎根萌芽。

2018年底,郑北的三大农批毛庄、陈砦、万邦新绿地被要求外迁,超千家商户搬迁至南四环手拉手集团的郑州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遗憾的是,几方利益分配不均,市场被封门破路,商户不得不再次举家搬迁,这次四散外溢到了郑南的十八里河农产品配送中心、侯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

抓住时机的十八里河农产品配送中心,趁机吸纳外溢商户,补齐补足了蔬菜、水果等业态,凭此跃升为仅次于万邦之后的郑州第二大农批市场。

几次搬迁下来,自发形成了如今“十八里河农批为龙头、侯寨农批与郭小寨农批齐头并进”的郑南农批市场格局。行业里流传,“十八里河的水果,郭小寨的肉,杨垛的菜”,各自差异化经营,形成犄角之势。

郑北

“迁”出来的“三强”和有政府加持的“后起之秀”

精准地踩着每一个老市场搬迁的节点,奠定了今日之万邦一步步做大做强的基石。而如今的郑北批发三强——中部两岸海鲜果蔬港、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信基调味食品城,亦是借助老市场外迁红利,才站在了金字塔尖。

中部两岸海鲜果蔬港的成立,就是死死咬住了纬三路水产市场的外迁。2015年底纬三路水产市场搬迁,因为商户搬得七零八落,只是奠定了中部两岸海鲜果蔬港的雏形,但经营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18年底,毛庄蔬菜批发市场、陈砦蔬菜批发市场的搬迁,则一举将中部两岸推向一铺难求的高位。

当下营收超千亿的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则是为了配合2012年郑州市场外迁政策,由原长兴路郑州水产大世界整体搬迁而来。这是业内为数不多的绝佳搬迁案例,成功之处在于,新市场由老市场大股东一起出资组建,大家伙出钱合力办市场,牢牢锁住老市场大户,继而带动中小户跟着搬迁。

亚洲最大的调味品市场信基调味食品城,中间亦是几经搬迁。最早追溯至1994年成立的东三街黄河食品城,操盘人李喜庆敏锐觉察到了老市场空间限制以及调味市场的空缺,于是将黄河食品城的调味品商户单独分离出来,搬迁至北环长兴路,命名为郑州调味食品城,与当时的郑州水产大世界隔路对望。几年后,李喜庆再次意识到市场的空间受限,主动北移3.8公里,落子老鸦陈,筹建了如今的信基调味食品城。

三强之外,郑北还有一个“后起之秀”——位居大河路的郑州智慧农产品中心,是郑北唯一有政府加持的农批项目。该市场掌舵人,原是毛庄蔬菜批发市场总经理,现有商户自然也多出自老毛庄市场。

郑西

农批洼地的命运有望改写,广武最有“冠军相”

过去,郑西一直是农批洼地,这个局面,或将因为广武农产品批发大市场为首的郑西三大农批集中面市,而最终被改写。

郑西农批市场三强中,目前最为成熟的当数顺扬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它位居西四环以西,占地约50亩,特色主打业态是蔬菜,现有商户数量为100多家。规模并不大,却凭借耐打的蔬菜业态,在郑西农批圈打出了一番天地,不容小觑。

顺扬市场亦是成于市场外迁。2020年,梧桐街农贸市场搬迁,商户无处可去,须水工业园得到消息,提前布置、顺利承接,创造了老市场搬迁成就新市场的完美案例。

农业西路农贸市场,则命运坎坷。其所在地块归属郑州三棉纺织有限公司,元通集团实控人姜克生租赁后建起了基建市场,后元通资金链断裂,将市场抵债给了债权方。债权方本不是开办市场的圈内人,接手后运营吃力,为转型自救,后来将其中一处开发筹建了如今的农业西路农贸市场。

最有“冠军相”的当数广武农产品批发大市场。论体量,除了万邦外,无人能与之匹敌,总占地400亩,总建面28万平方米,堪称郑西农批区域之王;论政策,它又是政府支持建设的一级农批项目,今年4月郑州市政府出炉的十大民生实事提到“建成一级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圈内人笃定说的就是它,同时郑州在一级农批上确实需要再造一个万邦,以分担风险;论经验,操盘团队多数在行业深耕多年,有的来自毛庄,有的来自罗沟市场或大中原果品市场,兼具商户资源和运营实力。

或许,这些跃跃欲试的郑西农批项目,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

记者手记

硬件更好、运营更良性的农批市场,才能笑到最后

看得见的是,农批格局生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搬迁,肉眼可见因搬迁致老市场夷为平地或新市场拔地而起;看不见的是,围绕搬迁,常常会引发行业无序内卷和白热化争抢。

为了争夺商户,业内惯用的方式就是现金补贴、购买股份。

省外也并不少见这样的案例。成都海吉星在整体搬迁时,曾遭遇地利集团聚合市场狙击,后者砸重金补贴或者占股形式,一夜间挖走海吉星蔬菜商户;再后来,聚合市场与濛阳市场为抢商户打起了现金补贴战,累计补贴金额数亿元。

郑州同样没能逃脱现金挖商户的行业魔咒。当年二环支路果品市场搬迁时,大中原果品市场攻势凌厉,砸钱买下商户——车辆进门费是老市场的十分之一;老市场收占位费1500~2000元,大中原收800元;老市场年收租金2.5万~7万元,大中原前两年免费。再后来,为了争夺大中原市场商户,万邦如法炮制,重金买走市场股份,搬一个商户最低给8万元补贴,一夜间几乎抽空大中原。

归根结底,这源于行业低门槛、资本的无序和友商内卷。源头上,需要在规划上进行明晰。

事实上,郑州相关政府部门已经谋划了农批发展规划,从郑州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合理规划建设农批市场,既遵循市场自由竞争规律又避免分布不均、恶性竞争,实现多点布局、和谐共存。

行业也在朝着有序和规范发展,硬件更好、更智慧化、运营更良性的农批市场,才能笑到最后。(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李兴佳)

热点推荐